玫瑰与百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quane

博文

关于“开放获取”的访谈

已有 4090 次阅读 2011-4-27 18:2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看了《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版”一篇采访文章,有几点很受启发,帖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题目:集天下大成者,至圣也——牛津大学出版社学术和期刊部全球出版总监与中科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工作组组长谈开放获取

作者:本报记者 褚国飞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1-4-19 11:15:00

OA的特点是什么?其发展前景如何?中国OA的现状怎样?《中国社会科学报》就OA的一些问题,先后采访了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UP)学术和期刊部全球出版总监Mandy Hill和中科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工作组组长肖宏(肖宏同时出任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社长助理、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
省略部分。 
 
4 OA平台是分辨质量优劣的离心机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学术公平、学术独立角度看,作者付费模式将排斥那些缺乏出版资金的国家、学科和机构的研究者,这样是否会进一步强化美国和欧洲学术界对研究成果出版的控制权?出版费可能由政府、学术主管部门或实力雄厚的赞助商来决定,基金分配的政治等因素介入是否会因此而增强?

  肖宏:你说的问题我认为都不会存在,因为所有有品质的期刊都要通过同行评议,除非你认为同行评议出现了问题。好的刊物,他们的编辑在学术上的要求都非常严,对文章是千挑万选,因为只有内容过硬,才能受到关注,点击率才可能上去,他们是在用点击率去回报资助者和投资者。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长期看,影响因子可能会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但短期看,对出版商而言,多发一篇文章,就意味着多收益,这是否会使一些低质量期刊受利益驱动,可能会寻求降低其质量门槛,从而使开放获取成为被传统印刷期刊淘汰的论文的仓库?

  肖宏:我想不会,因为这是内容产业,就必然要求内容好是第一要素,这样才会有好的产业结果。这一点是肯定的。刊发没有点击率的文章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大,是自坏名声、自掘坟墓。当然,由于放在网上时,空间不受限,想登多少篇就可以登多少篇,所以只要质量符合标准,就越多越好。也就是说,兵一定要是强兵,在这前提下,多多益善。这是搞开放获取的出版商的营利模式。

  中国存在一些学术刊物,依赖收取版面费来生存。但这样,即使每篇收取1万元,发表100篇,才赚100万。不讲质量,以后谁来看?这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国外好的OA刊物,他们的依赖对象重点是基金会、学术机构资助等,让他们来资助开放获取,这样也保证了不会降低门槛而失去好文章。

  在这个平台上,谁想看都可以看,而“看”本身就会产生新的经济效益,产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至于什么模式,我也概括不全,各家有各家独特的办法。但是,只要有人来看,就可以找到资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看的东西绝对不会是垃圾,谁都不愿把垃圾留在自己的平台上。

  因此,作者付费开放获取模式不会存在发表很多垃圾文章的风险。反而在OA模式下,要承担更大的淘汰风险,从而更容易提高科学内涵。比如一个刊物,发表100篇文章,被引了200次,影响因子是2分,但实际上可能只是其中几篇文章被引用。在OA模式下,大家更愿意关注热门话题和高质量论文,当一篇文章被点击50次,而另一篇只有1次,甚至没有点击率时,大家会更多去点击50次的那篇,这样结果会更加两极分化,这就是OA的未来,这将是我们甄别知识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

  我本人非常支持开放获取,我们做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的目的主要也在这里。开放获取这个平台是一个离心机,它加快搅拌,使渣滓迅速沉淀下来,好的东西迅速升起来。我相信开放获取会成功的。

  5 集成内容越多,前景越光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OA的前景如何?

  肖宏:从长远看,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并习惯于互联网。据中国互联网中心2010年度报告,中国网民已突破4.5亿,其中58%的网民年龄在30岁以下,也就是说,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习惯使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而且,相比传统出版方式而言,开放获取是有优势的,其门槛很低,读者能很快看到他所需要的资料,而不用付阅读费用,唯一要付的,就是上网费,这个优势是很大的。

  而从学术机构角度看,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现在,他们要付费买电子期刊,或者是AA版(Advanced Access,在线文章优先出版),机构内的学者们可免费获取。在OA模式下,机构仍然要付费,为作者支付发表文章的费用。当然,开放获取所要支付的费用可能会高一些,因为OA最大的费用,不是付发表费,而是付运维费,要保证文章能长久甚至永久保留在网上供使用,运维费是非常高的。

  总之,无论是传统模式还是OA模式,只是支撑的角度不一样。OA是一种探索,就像在17世纪60年代,当时知识的传播主要通过书,大家在沙龙里读一读。后来工业革命后,新知识层出不穷,需要加大传播力度,于是出现了定期出版物。到现在,有了网络,作者可以直接投上去,让大家看到。今后可能不再需要传统的书或刊的形式。实际上,刊的概念也一直在演化。我估计,再过四五十年,可能会在网上专门有一个类似于刊的区域,大家可以把文章放上去,能一直看到。这样一种模式,无论从作者还是受众角度,都是开放的,只是它可能是一种别的营销方式,甚至到时上网费都会取消。就像看电视只需买电视机,不需付节目费一样。只要你看,就有人付钱。

  开放获取的概念在生活中早就有了,一想电视就全明白了,把“Who pay”这个情况搞清楚就可以了,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在哪个平台上能获取更多的知识。Elsevier、Springer等国际出版商之所以努力把平台做大,是因为集成的内容越多,就越有吸引力。就像孔子所言,“集天下大成者,至圣也”。这也道出了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事情:新浪集成多,大家就上新浪;谷歌集成多,大家上谷歌;百度集成多,大家上百度。这和用什么模式没有本质的关系。一个开放获取的刊或平台,其集成的内容越多,前景就越光明。

  6 中国原创作品更需实行OA
《中国社会科学报》:开放获取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何?

  肖宏:真正在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OA期刊目录)注册,属于国际公认的OA刊物为数不多。中国刊物普遍的现状是,既想走邮局订阅,又想在自己网站上开放,又想和清华知网等版权合作,因为他们首先关注的不是传播,而是经济效益。这就是我们的刊物影响普遍小、水平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

  我们很多刊物只关心收版面费,而不考虑怎么去做真正的精品期刊。当然,不是说收版面费的刊物不好。在美国,很多刊也收版面费,他们的逻辑是,只有付得起的,才表明有更多的资金来资助你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成果也就更好。而中国的一些刊物,并没有在认真做内容质量,运作也不规范,既收取作者版面费,同时又将全文卖给机构或读者。(美国的“付得起的研究成果表明有更多的资金资助也就更好”的逻辑,在中国可是被扭曲的厉害!这令我想起为什么国内有那么多的国际会议,都承诺参会论文被国际数据库收录,致使无数中国学者竞掏腰包,统计发现近几年WOS中的国际会议论文比例大增。)

  还有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国刊物有93%是中文版期刊。开放获取,首先更有利于英文版,因为只有英文版才能做到全球无障碍开放获取。我们的刊物,首先在语言上就受阻,无法实现互联网时代全球无障碍的概念。人家要看研究成果,还要有专门的阅读器。因此,即便是实行开放获取,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中国的期刊要实现开放获取,还受到体制的影响,这实际上还是“Who pay”的问题。刊物要独立核算、要养人,但是规模小、影响力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但实行开放获取,还要支撑平台的经费、电子仓储费、跨户链接费等。这些谁来支撑?所以,我呼吁要建立一个大平台,建立一个国家级开放获取的大平台,为成百上千的中小刊社服务。如此一来,这些中小刊社就不再需要创建平台,只需集中精力做好组稿和评审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报》:开放获取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Mandy Hill: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事实上,现在我刚到北京不久,所以对中国的市场和开放获取的情况知之甚少。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个新市场,采取相应的决策,以更好地赢得市场。我听说很多中国期刊有来自机构或者政府的拨款,我的疑问是,这些拨款总有年限,3年、5年之后它们还是要面向市场,如何考虑生存之道?

  肖宏: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把一篇文章放到10个人面前、100个人面前和1000个人面前,效果肯定不一样。我非常鼓励让中国原创的东西实现OA模式。过去我们科研工作者做的更多的是跟随性研究。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后,我们也开始进入前沿了,与人家并驾齐驱。这时候,去做传统的发表,往往容易吃亏,因为一篇好稿子投到国外去,审稿人是外国人,编辑也是外国人,刊物也是外国的,他们有时会打压你。我已经碰到好几起科学家反映的打压中国原创成果的事件,甚至发生审稿人剽窃事件。他们本来条件就好,一看到这个想法,就马上去做,把你的结果压一压,他们两个月就做出来了,这对中国作者很不利。但是,开放获取不一样,你可以第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发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这样可以保护我们的首发权,而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重复。这是未来的模式。未来的开放获取不是一个刊物,而应该是学科群的发表阵地。(只有开放获取才能恢复学术交流的原貌与初衷;保护论文的首发权,应该是开放获取的最大功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986-437949.html

上一篇:岁月有痕
下一篇:珍惜现在!
收藏 IP: 219.141.236.*| 热度|

5 张伟 许培扬 武夷山 苏金燕 王启云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