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歧路花园》. Hunter Crowther-Heyck著. 黄军英/蔡荣海/任洪波等译,武夷山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12
这是本年度到现在为止我完整读完的唯一一本中文书。感觉就像是来到了久违的百草园,欣喜地发现原来翻译的书读起来也可以这么流畅这么享受。仔细看了一下,原书名是“The Bounds of Reason in Modern America"。读完后不由拍案,译名实在是太传神了!
人生就是在穿越一个无法回头的歧路花园(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看过曾泳春老师的暧昧系列博文,又联想自己的感受,全都印证了这一迷离的意象:歧路花园。而司马贺(赫伯特 A 西蒙 Herbert A Simon),这位在行政管理学史上留下光辉业绩的大师,他一生追逐跨学科研究的经历,包括政治学、公共管理、心理学、经济学、数学、哲学、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宛如穿越歧路花园的经历,与我是如此心有戚戚焉。司马贺就像一个充满激情与好奇心的孩童,在百草园里,游刃有余地追逐未知的知识世界,并且雄心勃勃而又执着地要将它们整合为一体。他基本上是成功的。
读完此书心生羡慕。一个传记作者可以这样深刻地理解传记对象的学术与思想,而非拘泥于主人公的情感人生故事,作为学者的司马贺,该是多么幸福!不同于人物传记的一般套路,这本关于司马贺(我还是习惯他叫西蒙)的传记直奔主人公核心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人生经历,就已经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而是一本学术研究著作了。
批评需要以熟读和充分的研究为基础。既然还不能达到这个程度,我暂且将一些令人激动的句子记录在此,以备日后继续品味学习吧:
Herbert A Simon:1916-2001,发表《管理行为》(Administrative Behavior)、组织(Organization)发表作品达800多种,是卡内基—梅隆大学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只是一个拥有开拓者灵魂的极具天赋的数学家。。。。他的开拓性冲动意味着,一旦看见有邻家的炊烟升起,他就准备向下一个拓荒前沿转移。。。。其实司马贺始终不渝地在追求一系列紧密相关的目标。。。一条连续的不间断的曲线。
司马贺:“我们需要不那么全知全能而比较世俗的选择者”。这个世界对于人们来说太复杂了,以至于无法趋近这样的极为理性的行为。
把世界看成系统——有限理性。
“我们称之为组织的这种行为模式。。。对于广义上实现人类理性是很必要的。理性的个体是(而且必须是)组织化、制度化的个体。”因此,组织加于理性的制约并不是韦伯(Weber)所谓的官僚控制的“铁笼”。相反,正是它们使理性成为可能。
这种发现模式的欲望是一种壮志豪情,特别是由于试图发现的模式是最隐秘的——人类思想和行为背后的模式。
“梅里亚姆认为,参与政治是用实验方法研究政治学的唯一基础”。
司马贺:“拉斯韦尔的心理学论证及戈斯内尔的定量和实证方法最能具体表征芝加哥学派。但对我以及其他一些研究生而言,从更基本的层次上能表征该学派的,是他们认为政治科学是一门科学这样一种主张。”
尽管非个人的“理性化的”力量(如市场和大型组织)发挥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但世纪之交的社会科学家们认为,人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理性的信仰和习惯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宗教和地方文化传统。
洛特科坚信,数学不只是测量或验证通过其他方式形成的概念的一种工具。数学是一种发现工具。它不仅能阐明概念,还能发现隐藏着的关系。
逻辑经验主义进路产生的最重要结果之一是,它将哲学的焦点从事物之定义转向讨论事物的规则之定义。
测度对应用来说是关键,实验也是如此,实验的益处是既有助于改进理论又有助于改善实践。
司马贺发现了三种可以对难以控制的世界进行分析控制的广泛战略:统计推断(statistical inference)、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应用认识论(applied epistemology)。
司马贺将管理科学放描述成一个研究层级结构本身的学科。
但是,美国科学家的“经验主义气质”并没有对理论抽象的新重视所取代,而是与之相结合。
对于司马贺而言,知识的“最终目的”是“确定过去和现在的已知事实与将来的事实之间的关系,从而由当前状况产生唯一一种可能性”。
个人愿意接受组织(以及组织中本人的上级)的权威性,是因为他或她认同这个组织,认可该组织的基本目标是该组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建立的总体权力结构。。。。因此,组织认同提供了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之间的关键联系。它是一个有力的普遍现象,如果没有它,所有理性协调行动所带来的利益都无法实现。
像所有学科一样,政治理论应该是一种改善决策的工具。
‘并没有一个先验的理由证明,社会就应当选择竞争市场而不是政府组织,组织是其活动的制度手段。“
对于事实和价值观的区别。
相关专题: 读书荐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036-437245.html
上一篇:
我印象中的清华 下一篇:
初夏的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