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在《科学选题要善于联想》中提及科研中的真假机制研究的问题。今天就这个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以引起大家关注和讨论。在科学研究中,一般要提出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设计研究,根据设计开展具体研究,在具体研究中根据进展和当调整研究方案,必要时对原始假说进行修改,修订研究设计和具体研究内容,最后完成实验,形成论文并发表。
科研和论文是有高低分别的,根据对科学的贡献可以对研究进行分类。好的科研和论文是引领潮流和方向的工作,一般的科研和论文是跟踪别人的研究,差的研究是重复别人的研究。这样可以把科研和论文分成三个层次。这是从宏观上的分类。如果从技术层面,就是从具体的科研工作中,也可以进行分类。那就是可以分成:真机制、假机制和非机制。
什么是真机制研究?那就是能把一个假说从正反两个方面,从前后两个层面或多个层面把一个故事讲明白。这类研究往往属于有创新意义的,往往是能引领一个研究领域或方向的研究。例如关于氢气效应的研究,2007年日本学者提出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作用,该研究从体外试验中证明氢气能选择性中和毒性自由基,在细胞水平上证明氢气的抗氧化作用,在整体动物水平上证明氢气能治疗脑缺血再关注损伤。每个层面上都有多种证据,能形成一个证据链。最终证明氢气选择性抗氧化的假说。虽然这个假说目前仍是假说,算不上理论。但从那以后,国际上有将近150篇文章引用该文章,用不同的模型证明氢气对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和各类氧化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因此,可以说该文章基本上属于真机制研究。
什么是假机制研究?如果只是根据别人的假说,换用不同的模型,或换用不同的损伤类型,继续验证别人提出的假说,那就是假机制研究。仍如氢气效应的研究,采用不同的模型,后续的研究基本上都属于这类研究。我们可以说这类研究属于假机制研究。在这类研究中,往往不在进行比较细致的全面的研究,只是证明其有效性。这些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为原始假说和机制提供更多证据,属于资料积累性研究。有一定贡献,但贡献比较小。在学术领域,大量的研究都属于这类研究。在开展这些研究中,比较重要的是少数研究发现与原始假说和机制互相矛盾的现象,如果比较敏感的学者能从中提出新的假说,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证明。推翻或修改旧的假说,就可以转化成真机制研究。在这类研究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筛选证据,往往因为对旧假说或学说的盲目崇拜,选择有利的证据,屏蔽和忽视异常的结果。这类研究可能就沦为假的研究,对科学研究带来不利甚至严重的恶劣影响。
什么是非机制研究?非机制研究是那些完全重复别人的研究,这类研究过去在国内比较多见,就是发现国际上有什么研究,马上就从用同样的研究手段进行重复,这样的研究也是有一定价值的。因为如果是一种新的现象,或新的假说,需要有多个不同的实验室证明,才能被广泛认可。但是如果重复的研究内容本来就属于跟踪性研究,那么其价值就非常值得怀疑了。假如重复的研究属于错误的研究,那么对研究者就是灾难性后果了,如果发表这类研究,对科学研究是非常有害的。
因此,选择科研方向和内容,最好能开展真机制的研究,适当开展假机制研究,理想的是对自己的真机制研究进行丰富和反复验证。避免进行非机制的重复性工作。
我的一个老师建议:在生物学领域,具体在神经系统损伤方面,如果你希望开展真正的科学研究,必须把眼睛盯住两个领域,一个是关于肿瘤的研究,另一个是关于免疫学的研究,这两个领域往往领先其他研究,特别是组织损伤保护等领域10到20年。
你会经常发现,一个分子和一个机制,在肿瘤和免疫学领域早就研究多年,在脑损伤方面仍是新的概念。例如,罗卜硫素是Nrf2的特异性激动剂,Nrf2是二相解毒酶的转录因子,在肿瘤治疗和肿瘤的化疗耐药性研究中已经有将近20年历史,但把这个概念引入到中风和神经系统损伤方面,就是新的研究内容。再如免疫学中关于自噬的研究,关于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研究,在免疫学领域已经非常热。但在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只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MS的研究中比较多,在其他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就比较少见,去年关于这两个细胞与中风关系的研究都发表在Nature Med上。
目前大家熟悉的一些研究热点,例如采用干细胞进行治疗的研究,关于MicroRNA的研究都没有大量进入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希望大家能从这些方面找到线索,开展比较有价值的真机制研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