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科学家称火星曾有稠密大气层:大气丢失的原因

已有 4985 次阅读 2011-4-23 06:4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火星, 大气层, 轨道偏心率

美国科学家称火星曾有稠密大气层:大气丢失的原因

 

美国科学家称火星曾有稠密大气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2日12:56  新闻晚报
  □新华社今日上午电
  美国《科学》杂志21日报道,火星在60万年前拥有比今天火星大气层更加稠密的二氧化碳大气层,正因为
大气层密度高,当年的火星是沙尘暴的天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借助刺地雷达技术,在火星南极附近地区发现大面积地
下“干冰湖”。科学家断言,干冰湖封存的大量固体二氧化碳在60万年前曾是火星的大气层。
  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火星项目研究者杰弗里·普劳特说:“那真是一个地下大宝藏。我们先前在火
星地下发现一些物质,但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一个干冰湖。 ”
  地下封存大面积干冰意味着,在某个时代,这些二氧化碳可能存在于火星的大气层中。科学家分析认为,
60万年前,火星大气层的密度是如今的30倍。
  厚重的大气层意味着风暴可能形成。文章主要撰写者罗杰·菲利普斯说:“那时候的火星,就像上世纪30
年代美国沙尘暴地区一样,风暴频繁,沙尘飞扬,但火星的程度要更加严重。 ”
  但稠密大气层使液态水的存在成为可能。如今火星的大气层密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科学家认为,如果
当年火星大气层密度达到如今地球的30%,流动水确实有可能在火星表面存在。
  人类对认知神秘火星的渴望,部分源自火星表面那千沟万壑的山峡溪谷与河道,而更加稠密的大气层是液
态水存在的必要条件。美国航天局计划2013年启动一项新的火星探测计划,命令探测器接近火星大气层顶部,
寻找火星大气溢出之谜。
(编辑:SN026)

      地磁减弱导致臭氧浓度减少。从春分到秋分,是北极的极昼。春分(3月20-22日)到夏至(6月21-22日)
,北极的极昼使太阳对北极的辐射逐渐增强,太阳风和光压压缩地球磁层和大气层,容易产生北极的臭氧洞,
在背光一面的南极形成地磁层的磁尾和大气的气尾,大气由北半球向南半球流动;同样,从秋分到春分,是南
极的极昼。秋分(9月22-24日)到冬至(12月21-23日),南极的极昼使太阳对南极的辐射逐渐增强,容易产
生南极的臭氧洞,大气由南半球向北半球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全球对流系统和极地大气涡旋。由于地球
近日点在1月3日或4日,远日点在7月2日或3日,这使大气北流的强度大于南流的强度,南北半球之间的大气交
换在大气高层非常强烈。潮汐南北震荡增强了大气的全球对流循环,这是南极比北极更容易出现臭氧洞的原因
,也是臭氧洞季节性变化的原因。因此,臭氧浓度减少在南北两极周期性地轮流出现[1]。地磁减弱导致更多
的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大气层,减少臭氧浓度。

      地磁减弱导致大气损耗。当轨道偏心率较大的行星向太阳靠近时,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将一部分大气物质吹
走,形成背光的“气尾”;当行星向远离太阳的方向运动时,“气尾”收缩。行星每靠近太阳一次,就失掉相
当多的大气质量。近日行星中,水星与火星的轨道偏心率最大,分别为0.206和0.093,地球的偏心率为0.017
,金星的偏心率为0.007。近日行星的大气密度与其轨道偏心率成反比,因此,近日行星中轨道偏心率大的行
星大气散失比较多,大气非常稀薄。大气层可以保持地表的气温,大气的流失降低地表气温,这是10万年冰期
周期与地球轨道偏心率10万年变化周期对应的原因,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范围为0.017~0.067,在偏心率最大
时对应冰期的出现[2]。地磁场阻止太阳风进入大气层,对地球大气有保护作用,地磁场减弱可导致太阳风侵
袭地表并加快大气逃逸。
 
1.杨学祥, 陈殿友.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3):39~48
2.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
1023-10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36350.html

上一篇:厄瓜多尔顿古拉瓦火山喷发:关注异常天气、潮汐组合和厄尔尼诺
下一篇:所罗门群岛发生6.9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7 许培扬 杨秀海 周少祥 钟炳 蒋继平 侯成亚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6 0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