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能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技术

已有 3741 次阅读 2011-4-14 07:14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生物技术, 创新创业, 社会效益

今天我们iCubate公司开董事会议,董事之一就是我前一个公司的CEO, Dennis. 他用我们第一代mPCR技术办了一个公司,Diatherix, 一个临床参比实验室,我以前有过介绍。他们公司现在运营非常好,最近还和一个医院合作做了新技术对医院整个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

有关Diatherix的一些博文可以在这个连接找到。

据Dennis讲,他们Diatherix公司和一家大型医院合作的结果显示:医院投入大概四十万美金,可是获得的经济效益有一千四百万之多!具体表现在(使用分子鉴别诊断以后)完全避免了隔离(原本怀疑携带感染源的病人需要隔离),避免了出院后因为感染而再次入院,避免了术后感染,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生的职业保险,降低了抗生素使用量等。这个临床效益方面的研究论文正在整理中。

很高兴我们研发的mPCR技术有这么好的临床效益,更高兴有Dennis这样的企业家善于把高科技产品的市场做活做火。Dennis也是一个“系列创业者”,以前参与创办了几个公司,其中就有Cytometry Associate, 是以流式细胞仪做肿瘤诊断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类似国内基于武汉的康圣达)。这个技术平台上的所有试剂都没有FDA报批,但是他们能通过临床实践展示出实际应用价值,并说服医生使用这个技术。在美国,只要是医生觉得有用的东西,迟早会进入市场,也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认可。

创新要能成气候,需要在每个环节都有能人参与。每个人都是完整价值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有做技术的,有专业投资的,有做市场的,有做报批的,有做临床服务的。。。。越是能让一批看上去不搭界的人迅速形成合作关系,创新就越容易完成,创新产品也越容易进入市场。我们iCubate技术平台的开发过程也是如此,需要有(我)发现临床需求(自动,多重,封闭)的,需要找到满足这些需求的困难,然后还要很快形成一个团队或者生态圈:有机械工程师,光电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懂塑料的工程师,试剂研发专家,临床验证合作者,临床报批专家等等。在这个创新团队中,大家都清楚自己的局限,也清楚研发成果的重要意义,能够同心协力,又不用相互设防。这样的环境是国内现在所缺少的。

形成这样的创新大环境,需要扶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后才有第二个,第三个。如果永远是“枪打出头鸟”,那所有的创新就都死在萌芽期了。

这,也是我在这里写博客的原因之一: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的行列中,只有这样,创新才能真正成气候,创业也才更少风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432931.html

上一篇:拿到了iPad2!
下一篇:在中国的外国人Vs.在外国的中国人
收藏 IP: 74.51.115.*| 热度|

4 文双春 郭桅 李毅伟 XBXxbx007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