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人会完全死亡
——一种“人死观”
地球大学校长 任秀红
生和死是人生的两头,是地球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
对于生和死,地球人都已经有了许多认识,形成了人生观和人死观。当然,不同的地球人,不仅是每一个民族,而且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人死观都有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不同,虽然也有一些共识。而不同的人生观和人死观,也直接形成了不同民族对于生死的不同情感,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塑造了不同的习俗法律制度,造就了不同的器物结果。
虽然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观和人死观,不过,有些观点接近于事实,有些却偏离很远。所以,可以说,有些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符合事实,有些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不符合事实。当然,这里的事实也是需要人来认识的,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所以,争议仍然会存在。
小时候我很喜欢读书,而且很喜欢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也从爸爸妈妈那里听到了很多故事。现在我将《圣经》当作历史文献、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读,了解到了犹太民族和西方其他一些民族的人生观和人死观,比较了一下,有了不少有趣的发现。
例如,关于人生观方面的生人观,即人如何出生而来的观点或认识。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圣经》里有上帝造人的传说。女娲是女的,符合人都是女性生育而来的自然现象,当然,忽视了男性在生育人中的一半作用;上帝仿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亚当,亚当是男的,那么上帝当然也是男的,这不符合一般眼见的女性生育人的现象,但是符合了男性在生育中也起一半作用的生育规律。所以,中国和西方关于生人的认识,都是片面的,都是有一半是正确的,另一半是错误的。综合二者的科学生育观,即肯定男性与女性二者在生人中的共同作用,才是全面正确的生人观。
人死观呢?中国、印度和西方等都有人死后变鬼神上天堂下地狱的传说。这些传说反映了中国人、印度人和西方人等对人死的不同认识,也形成了对于人死亡的不同情感、习俗法律制度、行为和器物结果。衣服、食物、音乐、建筑等等许多器物,都是为死亡或者说死人而制造的。最典型的,当然莫过于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
现代中国人在清明的这一天,上坟、烧纸,包括已经形成了制度的黄帝陵的祭祖活动,也是中国人对于人死的认识、情感、制度、行为、结果的一种共识性表现。当然,每个人的真正认识、情感、习惯、行为、结果等,还是会因人而异。
在我看来,人死包括两个方面,正如人生包括两个方面一样。人生包括的两个方面是:一方面是身体物质的生命生存或活着,也就是现代自然科学所认识的死亡;另一方面是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生命的生存或活着。所以,人死包括的两个方面也就是:一方面是身体物质生命的死亡,另一方面是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生命的死亡。
不同的人,有着既具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的身体物质生命,也有着既具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的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生命。共同性使我们联系,差异性使我们区别,所以,人活着,人生存着,身体物质生命的生存很重要,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生命的生存更重要,因为正是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的差异性,使我们相区别,使我们自己成为我们自己:即使我们和父母兄弟姐妹很相像,但我们仍然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有我们自己独立的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生命。
人的身体物质生命会死亡,但是一部分基因会在有血缘关系后代的身体物质生命中延续生存,虽然这很有限。人的思想情感精神文化也会死亡,但也有一部分会在有血缘关系的后代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陌生人的思想情感精神文化中延续生存,而且是无限的:在空间中延展,在时间中延续,以至无穷——直到人类全部消失时……
所以,没有人会完全死亡。爸爸妈妈去了,但是他们身体物质生命和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生命的一部分在我和哥哥姐姐、外甥侄女侄子及他们孩子的生命中生存延续着,而且,他们的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生命也在更多的亲朋好友以至于无数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生命中生存延续着,所以,爸爸妈妈也永生着。而我们的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生命中,也有着许许多多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的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生存延续着:女娲、伏羲、黄帝、夏禹、孔子、老子、上帝、亚当、夏娃、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人,无穷无尽……
有些生命尚未来得及看这个地球一眼就去了,但是他们的生命也仍然生存着……
所以,没有一个人会真正完全死亡,所有的人都会永生,永生在他人的生命中……
所以,死亡有何惧怕呢?对于许许多多被病痛折磨的人来说,死亡还是一种快乐的解脱吧?
庄子丧妻后鼓盆而歌,祝福妻子到更好的地方去了,也是一种我很欣赏的“人死观”……
当身体物质的生命死亡时,我们会感到痛苦,会悲伤流泪,那么,就让泪尽情流吧!同时,在流过泪后,想一想死者生命在我们生命中的延续,想一想死者希望我们真智善美地、健康安全快乐幸福地活着的思想情感和心愿,努力去真智善美地、健康安全快乐幸福地活着,才是对死者最好的告慰吧?
祝福所有的死者,也祝福所有的生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1 0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