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情报学科班出生的学生,本科时就知道文献计量和可视化,但那个时候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知识的掌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实际去实践过。
开学初,因为协助师兄毕业论文中词频统计部分内容,逼迫自己去学。看好论文,比较论文之间写作和分析的思路,自己摸索着学习操作各类软件。
在忙活了近三周之后,有些小感想:
1.操作只是整个过程中的小问题,而且易学。关键在于需要弄清楚操作后面的原理以及每一步的理论支撑,这个是需要阅读大量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掌握的,不难只能停留在表面,一知半解。
2.数据的搜集和清洗工作很重要。如果只是简单地在数据库中,按主题词或关键词搜索,或者加上其他限定条件,结果往往是成千上万篇文献。所以,你需要明白你搜集数据的目的是什么。不同的目的需要搜集不同的数据。数据搜集好后,初步的整理、清洗工作很重要。例如,关键词很多个,那相同相近意思的关键词的合并问题;另外,哪些属于相近这个界限是需要结合你的研究主题来确定的;作者很多个,但对于外文文献来说,可能同一个作者,按照不同期刊的要求,名和姓都可能出现在前或后,等等。
3.主题的选择很重要。就我目前阅读的高质量文献,我感觉整体的思路都差不多,软件操作也差不多,但为什么别人的文章可以发权威呢?我想,主题的选取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能随便找个主题,就来分析它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因为很有可能你的分析结果对学科领域的发展没有实际意义。
4.软件的功能很强大。像bibexcel,citespace,spss,excel等等,具体如何操作,如何设置参数也是需要看你的分析目的。另外,分析挖掘这一软件参数设置的原理我觉得也很重要。
5.结果的分析很重要。如果想写好,写的有水平,那就得结合大量现有的高质量论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分析自己得到的数据。
总之,研究方法和工具的掌握确实很重要。自己需要抓紧才行!不能小看,但也不能畏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71-425518.html
上一篇:
研究需要交流下一篇:
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