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研经历虽然不长,但是也还是走了一些弯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教训就是科研的标准问题。曾经有近10年的时间,我对科研的各个方面采用的标准较低,实际效果可想而知,产出也是比较低质量的。从2年多前开始改变标准,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这个经历表明,做科研必须用最高的标准才能有好的成果。
第一、用最高的标准选题。以前做科研还是顺着博士课题的路子走下去,抓住自己的强项,研究某一个技术工具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但是事实表明这个工具的理论部分并没有太大价值的新方向值得深入的努力,即便偶尔出现一点亮光,也很快的消失。做应用的时候,抱着工具不放,结果等于是抱着方法找应用。应用自然就做不好。做了10年的研究,发表了100多篇类似垃圾的文章。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局呢?还是选题的随意性比较大,没有把科研方向的选择放在头等位置上。而且认为这样的选题属于通用的模式,流于一般的形式。没有看到,该方向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更丰富的宝藏,不值得这样持续不断地深入研究。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由于选择课题的标准降低,导致做了大量的形式不同的题目,彼此之间的关联较小,不能形成持续性的积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做,那就变成什么都做不好。最好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一两件事。
第二、用最高的标准对待论文的发表。自从进入科研领域依赖,对论文的发表从来没有在乎过,有点东西就随便的扔到了各种杂志上,最后,绝大多数都在很普通的杂志上发表。由于内容比较单调,深度不够,导致这些论文也就是发表了,不能得到广泛的重视,影响力较小。而且由于对于发表的杂志要求不高,很多想法刚开始有点结果就匆忙的丢出去,研究的系统性就很差,导致论文的质量不能上一个台阶。经过调整标准之后,就绝对不允许随意的在一些影响力小的杂志上发表文章(特殊情况除外)。这样一来,很多工作就必须做的系统深入,才能成文,才能投到更好的杂志上。本来以为这样一来对于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是挑战,担心标准过高,事实证明,正是这样的要求使得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做出了十多篇像样的文章,虽然有些还没有正式发表,但是自己可以判断,这些成果的质量和分量跟之前的已经发表的论文比,还是上了一个不错的台阶。
第三、用最高的标准约束自己的心态。年轻人容易犯的错误,我也都犯了。对于心态的要求一直比较放松。总觉得需要自由自在。但是科研有它自己的规律,我们很随意的心态是对不住科研的要求的。通过阅读大量的哲学和文学做品,逐渐意识到,我的科研问题更大的来自于心态问题。如果想做好科研,就需要非常的安静,非常的平和,非常的冷静。否则,有了一丝一毫的名利思想都可能会影响到课题的突破。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努力,逐渐调整了心态,并且培养了一些新的习惯。人也似乎脱胎换骨了,对于课题的感觉似乎更纯粹了。尽管还没有期待中的重大突破,但是如此下去,对科研更有信心,也感觉更好了。至于结果如何,那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第四、用最高的标准建立一支队伍。现在的科研尤其是高技术研究,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了。许多课题都需要多种领域的人才联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果。我虽然已经培养毕业了30多个博士研究生,但是自己的团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到了准备打打仗硬仗的时候,才发现最缺乏的竟然是队伍。亡羊补牢,这两年开始主动地获取好的生源,对于资质好的学生培养的更有针对性,并且吸引一些有潜力,对于团队来说具有好的互补性的学生留下来一起工作。慢慢的,团队建设也有了一点眉目,压力也小了不少的。
第五、用最高的标准对待项目。高技术研究和产品的关联度较大。一般以常规来讲,对于国家课题,只需要做到演示系统就可以顺利的交账。但是我发现这些交账的东西并没有持续长大成为产品。多年下来,多了一些演示系统,没有一个有社会和经济效益,陷入到申请课题-做课题-验收课题-申请新课题的死循环当中,不能形成资本积累。在十一五中后期,拿到了两个科技支撑计划,采用了新的模式,力争把支撑计划的产出变成产品去交账。经过与社会资本的结合,建立了实体,招聘了大量的工程师,最终,圆满的完成了科技支撑计划的课题,并且验收的时候,产品已经走进市场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慢慢的,与该课题有关的产品不断地成长,资金的压力也小了很多。更为重要的事,通过做实际产品,丢掉了一些花架子。花架子可以发论文,但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以产品的角度看问题,那就不能有花架子。选题也就变得更加自然,就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就解决什么,不是自我假设的题目。课题的针对性也比较好。
其实,这几年的科研作风转型,是个复杂的心路过程,但是一旦转型成功,似乎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找出了自己的很多毛病,改正这些毛病。这些也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科研难点,一点都不比那些自然科学问题容易解决。不知道是否是我一个人的特殊经历,走了许多弯路之后才认识到上述原理,还是我很幸运,能够在将近不惑之年还有机会回头重来。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为自己的重新成长由衷的高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422264.html
上一篇:
科研成长之路:见不贤而内自省下一篇:
青春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