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xioajing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xiaojing

博文

读你千遍不厌倦——记陕西历史博物馆

已有 3600 次阅读 2011-3-2 16:50 |个人分类:家在西安|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历史, style, 博物馆, 陕西

     也许是因为曾经离她很近,使我有机会、有时间看着她从一砖一瓦演变成一座磅礴恢宏的著名建筑;也许是因为她的设计构图出自建筑大师张锦秋女士的创意,很好地体现了盛唐高贵、典雅、自豪、欢畅的风范;也许更是因为她所容纳、收藏、陈列数以十万计的国之瑰宝、人类之瑰宝的巨大文化魅力和意蕴,总之,对于她——陕西历史博物馆,我始终充满着深深的好奇和兴趣,总想去看看她,亲近她。

       走近她,首先抓住你视觉的是其色调和气度,她以灰色为主调:深灰色的玻璃瓦 浅灰色的飞檐斗拱、花岗石勒角、台阶、柱子、石灯,让人顿感历史的凝重与旷远;白色的瓷砖墙面,汉白玉栏板与环境四周的绿地和小型雕塑相衬,又透出格调的明朗与典雅;似古似新的空透金属泡钉大门前是一片开放的自由空地,矩形的浅灰色花岗石馆标横立其中,就连小朋友都可以扶着它拍照;沿着省博建筑外围,一路观赏,会发现四周辅楼的钻尖顶与中央大殿的庙宇顶有规律地交错穿插,既有强烈的动感又保持了均衡,大有“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群峰盘互、祖峰乃厚”的气势;同时,深灰色的飞檐与翼角又极富飞扬之神采,在整体稳健与厚重中透着轻灵与飘逸,恰似盛唐醇厚、酣畅有不失清新与洒脱的时代风尚;走进大门,与美妙的空间结构和布置正面相遇,更给人一种舒朗、生气昂然的感觉,用设计者的原话来讲,此所谓“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这是把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与院落式建筑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将唐风意韵与现代建筑在空间审美、结构功能等诸多方面的创意融合。

       步入展厅,沿着近2000的展线漫游一周,你会感觉到这里浓缩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更是周秦汉唐灿烂长安文化的亘古印证。从370000多件珍贵文物中挑选出展的精品有近3000件,从史前蓝田猿人的头盖骨化石到大秦帝国威武逼真的兵马俑,从商周原始的、带有神秘意味的青铜器到明清朝代工艺精湛、薄亮见影的美丽瓷器,从官员们上朝佩带的礼器、笏板、印章到平常百姓使用的茶具、铜镜,从建筑使用的巨大石砖、细小铆钉到娱乐玩耍的乐器、棋子……凡是与人类生存生活有关的物件器具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真实的存在或曾经存在的“蛛丝马迹”。珍宝们被陈放在特制的展柜中,在厅内适宜灯光及背景装饰的衬托下,愈发显得熠熠生辉,个个都透出久经沧桑之后欲与人说的勃勃生机与灵气;尤其是唐代文物,那流光溢彩、浑然天成的“三彩”,那雕镂完美、追求豪奢的皇家金银器,那双目圆睁、不可侵犯的镇墓独角兽,还有那身着宽衣大袖、敢于袒臂露胸的胖美人陶俑,以及皇家在墓道里的装饰壁画上所描绘的种种接见外域来客、皇家游猎娱乐的宏大场面     都无言地勾勒着盛唐的豪迈、自信与开放。

      世界著名历史学家威廉.德里克.房龙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历史是时光老人在过去的无数领域中间修筑起来的经验之塔。它能帮助我们获得新的胆量,在我们回到日常工作中去之后,将会勇气百倍地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陕博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的容纳者、承载者,无疑为我们每一个面对、品味她的人,搭就了一座阶梯、打开了许多扇窗户,她引领着我们登上了人类伟大的经验之塔(虽然只是一部分)。

   为此,作为西安人,便拥有了一份永远的荣幸与自豪,同时也领受了一份她赋予我们的深沉和厚重!

 

     图片简介:牛首玛瑙杯,据说为陕博镇馆之宝

                                                                                                                      发表于1996525《西安晚报》

                                                                                                                                                   上传时有改动

 

 

 

图片来自“旅行者”网页:沧海一粟-陕西省博物馆的藏品一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7642-418058.html


下一篇:细节之中的真实——老外眼中的西安
收藏 IP: 61.150.43.*| 热度|

3 傅云义 陈绥阳 余昕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