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清的博客天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gjinqin 写博客我是小学生,向网友学习,建设和谐友谊乐观豁达的博客天地

博文

乐在与儿孙一起逛2011年京城庙会

已有 3696 次阅读 2011-2-6 10:38 |个人分类:风景名胜|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西客站, 莲花池, 大年初二, 特色小吃, 六里桥

    我遗憾,刚才在线写了一大篇,怎么搞的,不小心,完全报销了。还是对新系统不熟悉,不好用,浪费了我不少时间啊!

     往年我也逛了许多庙会灯会,详细情况看附录 。昨天我与儿孙5人一起去逛了离我们家最近的2011年北京莲花池庙会。虽然缺4人,仍然兴致很高. 我乘车经常经过这里,可是我们还是第1次来莲花池公园,她比邻北京西客站南面,只有一墙之隔。据介绍,莲花池庙会办的今年是11届了,2011年开办3天来,入园游客突破10万人。昨天有3万多人,热闹非凡。 我们看了东北而人转等多台文艺表演,也吃了北京特色小吃,例如天桥碗茶等,还陪伴孙女上了“海偷船”“开山车”等游乐。公园里健身器材非常多,可见平时居民到这里锻炼的人一定很多,颇有人气.公园中心是一个大湖,湖面还结冰,上面有许多野鸭在那里"戏水". 特有趣味.

      据史料记载,这里过去是丰台广安门外六里桥西南有财神庙,又名"五显财神庙",民间俗称其为五哥庙。在老北京时代,有着大年初二到五显财神庙烧香借金元宝的风俗。据老人们说,每年正月初二开庙前,夜里就有许多人等候在广安门门洞里等着天亮开城门,好赶快到"五显财神庙"里去烧头炷香,借回金元宝来。过去北京城里有许多财神庙,但大多香火一般,唯独这座"五显财神庙"被老百姓尊信不疑。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及九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皆有庙会,以正月初二为盛,进香祈祷吉星高照、求福发财者甚多。不少人进香归途时,还要买些蝙蝠和"福"字的绒花插在帽子或头发上,说是"带福还家"。

今年,莲花池庙会设立了五显财神活动专区,在莲花池庙会上重现五显财神庙庙会胜景,追溯历史让广大游客留住历史的记忆。在五显财神区游客可以参与"投金蟾、摸元宝、扮财神、吃福食、走财路"等多项祈福活动。

附:2011年京城33个庙会、灯会迎新春
时间: 2011-01-25 来源: 北京日报 [作  者: 李洋]

  让传统技艺飞,让传统民俗飞,让祝福飞,让文化韵味飞……兔年春节,由市文化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2011年第六届北京春节庙会-灯会-文化活动评选将如期举行,全市33个参赛的庙会灯会和文化活动将为得到“文化魅力奖”各显其能,为市民的节日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选择。

  祈福纳祥是春节庙会灯会最重要的内容,而一些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场所,使得这些祈福活动更具传统色彩。东岳庙春节文化庙会的子时祈福活动将在大年三十晚子时(三十晚23时30分到正月初一凌晨1时)举行。由于只允许199位市民前来祈福请香,市民需提前预约、缴款、领取门票。厂甸庙会将在琉璃厂东、西街开阔地上铺芝麻秸,并设置摸福墙和祈福树,让游客在厂甸庙会的文市区“踩秸秆、写福愿、挂福袋、摸福气”,体验中国传统福文化的独特魅力。

  再现皇家礼乐和习俗则是一些皇家园林里举办的庙会独有的特色。天坛文化周期间,将举行祭天仪仗和祭天乐舞表演。表演根据清乾隆十三年的《大驾卤薄图》和古代舞谱记载,恢复了部分祭天礼仪,将组织320人表演。演员们的服装道具也都保持原真性,力求展现祭天礼仪的文化精髓。圆明园皇家庙会则要恢复清代尚武“国俗”--冰嬉表演,将邀请滑冰志愿者表演冰嬉中抢等(速滑比赛)、抢球(冰上足球)、转龙射球(冰上杂技)三大内容。

  目前,京城人气最旺的庙会当属龙潭庙会地坛庙会。龙潭庙会今年安排了“每日一技”展示活动,邀请景泰蓝制作技艺、雕漆技艺、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等2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与游客互动交流。地坛庙会则安排了相亲会,“今年春节新气象,地坛庙会找对象”的宣传语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不过,参加相亲的年轻人要买50元一张的票,陪孩子来相亲的父母也要买20元一张的门票。

  元宵节前后,前门大街将张灯结彩并举办大型踩街表演,平谷区、昌平区、延庆县等也都将有踩街表演或灯彩展示,顺义区空港街道还将举办“中外居民扎灯笼奉献爱心”活动,聘请扎灯笼的师傅给中外居民讲解扎灯笼的技巧和方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190-410569.html

上一篇:开展科学网博客老系统与新系统哪个先进(好)和怎么改进的大辩论
下一篇:飞雪报京春,兔年好兆头
收藏 IP: 125.34.99.*|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