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jin 同济大学数学系,风险管理研究所

博文

埃及日记 9

已有 6148 次阅读 2011-1-11 08:43 |个人分类:埃及日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埃及

 
 
1996年1月20日 星期六  阿斯旺 晴
 
一部摩托艇划破了尼罗河上清晨的薄雾,把我们带到了尼罗河的对岸。摩托艇上印着一句口号:“ Explore - You'll see more ”。这句口号我在我们乘用的交通工具上看过多次,也许它们都是Explore的资产。
 
 
—— “上次,我骑了1小时的马,下来后我的腿成了金字塔!”Gill一边说一边拿手比划着一个三角型。
—— “所以,这次,你要骑3小时的骆驼,下来后你的腿就会成一个倒置的金字塔!”我一边说一边拿手比着一个倒三角型。
 
是啊,去骑骆驼,让我很兴奋,这对我来说是第一次。
 
当我们来到河对岸的沙漠,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一望无际的沙漠直接连着蓝天,甚至天际线都不是很清晰。怪不得人们称之为沙海。在沙漠上俯卧着一群群大片的骆驼。过去印象中,见到的骆驼最多的就是驼队。象羊群一样的驼群的确给人很大的冲击。如果羊群就像天上的白云,那么驼群就象沙海里的岛屿。但当我们走得更近些,浪漫顿时化为乌有。我们吃惊地发现驼群里的大多数骆驼的前肢都被绑缚着。“这些是商品骆驼,从苏丹贩卖过来的。”Dax告诉我们。“绑着腿是防止它们跑掉。”可是,绑着腿,它们多难受呀?还怎么走呀?大家啧啧叹息。有人猜测,大概贩运骆驼是一群群分别赶的,赶的时候还得松绑,不赶的时候就绑放在那儿。
 
 
我们来到了一群骆驼前面。这些骆驼是已经驯化的了,当然没有绑。一个小男孩牵过来一头骆驼,喝令它趴下,并示意我坐上去。我有点紧张地骑上后,骆驼忽然动了,先站后腿,然后前腿,站了起来,吓了我一大跳。然而,稍过片刻,我就彻底放松了。骆驼的确是一种脾气温和的动物。
 
 
骆驼在沙漠上慢慢地走着,的确像沙漠之舟,但此刻的沙海安静又神秘。望着四周蓝黄两种颜色的明亮宽阔天地,人的心情也像天地一样宽阔明亮。在蓝黄两色的底板上,白云调皮地变换着各种形状。我深深地呼吸着,意识随风飘荡。在天地之间,人显得多么渺小,多么孤独,你感到了永恒和自然的魅力。在这魅力下,时间睡着了。
 
一种辽阔悠苍的激情在我心中流淌,我不由自主放声歌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驼儿跑, 
    挥动鞭儿向四方
    歌声多嘹亮...”
 
我完全融进了这个自然、原始而宏大的画卷中。在这里,所有私人的小九九,高兴、生气、悲哀、痛苦和欢乐都显得不重要了。
 
 
 
我们第一站停在了一个沙丘前。Dax让我们爬上去。小山丘并不高,看起来很容易爬。然而当我们一上脚,就发现上当了。每次你迈一步,都会滑下来大半步,而拔腿又是那么吃力,弄不好就会滚下来。不过这困难倒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我拼命爬呀爬,气喘吁吁,总算冲进了前三。最后和登顶的勇士们一起欢呼:“ Ah! we made it!” 然而当我们看到当地的努比亚人光着脚轻轻松松地走上来时,我们都傻了眼。
 
我领悟到,这登山就像学习和研究。学习就像登实山,虽然吃力,但脚下是实在的。研究更像登沙山,脚下有虚,所以攀登更为艰难。但如果向努比亚人一样,有更强健的腿,有合适的方法也可以事半功倍地登顶。
 
下一站是一个历史遗迹Coptic Monastery of St. Simeon, 也称为Anba Hadra。这是最大且保护最好的埃及基督修道院遗址。为大主教Hadra建于公元6世纪到8世纪之间。这个修道院很大,可以容纳300僧人修行,还可以接待上千的朝圣者。但这个修道院存活了500 年后,在1321年被阿拉伯人摧毁。这又是一个天主教在埃及踩过的足印。
 
 
 
断墙残垣留下了一个沉重的故事。地导是一个穿着蓝色长衫,包着白色头巾的阿拉伯人。他说他叫默罕默德(怎么阿拉伯人都叫这个名字?)。他向我们展示了修道院的方方面面:祈祷间、礼拜堂、卧室、厨房、广场等,说话风趣幽默,逗得我们一阵阵发笑。然而当我们知道在那个可怕的夜黑风高的夜晚,穆斯林入侵了这个修道院,这里修行的所有僧人全部被杀的事实,我们都沉默了。现在,曾是熙熙攘攘的这里没有了任何生命的气息 —— 宗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极其残酷的。
 
在我们回到对岸之前,我们进入了一个小市场。在那里的一个小店我买了一个沙壳做的相框,很别致。店主很热情,
—— “你非常漂亮!我真高兴和你这样美人做交易。”
—— “真的?”我在想,也许他应该说这宗买卖很漂亮。这个相框多半是买贵了。算了就这样吧。我看了看那位原来根本没注意的卖者,高个,黝黑,眼睛倒蛮有神,大约二十多岁。 
—— “你结婚了吗?” 
—— “什么?”我吓了一跳,怀疑地捏捏自己的耳朵,这种问题他也敢问?我又一次打量他,他的眼睛里并没有柔情和热烈,倒是有一种率真和不畏。
—— “我猜你没有。我想我很运气,你能不能考虑我?” 
—— “考虑什么?” 我还是没有反应过来。
—— “让我成为你的丈夫!” 
这是我碰到的最快速、最大胆、最坦白、最直接、最无惮的求婚。不过这回我笑了, 
—— “噢,你是第9876543.21个求婚者,你需要击败所有其他人,这个任务很艰巨哟, 我等你的好消息。”
 
我离开了小店,看见Gill对着我眨眼。 
—— “You got a big hat!好像埃及人喜欢对所有女士提供婚姻。我听说Kari在短短的一周里已经订了好几次婚了!”
—— “祝女士们好运!”
—— “不过,我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 “我可以给你这样的机会,要多少给多少。”George笑着对Gill说。
—— “还有我,我可以把机会卖给你,如果George不在意的话。”
 
 
(待续)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46-403154.html

上一篇:埃及日记 8
下一篇:埃及日记 10
收藏 IP: 114.91.46.*| 热度|

13 王桂颖 曹广福 杨远帆 陈国文 魏东平 陈湘明 李学宽 鲍海飞 许培扬 唐常杰 武京治 丛远新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