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shurano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shuranok

博文

余年不再,谁与同做陇亩民

已有 5847 次阅读 2010-12-23 11:4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幸福, 诸葛亮, 憾恨

余年不再,谁与同做陇亩民

——诸葛亮的喜与悲

诸葛亮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拥有有卓绝的政治才能和兵家谋略。既有隐逸的情怀,又不乏入世有为的才志。英俊伟岸之形和可与管、乐相比的胆识辉映,成就内外兼美。他被誉为智者,其忠诚又长载史册。对于他的一生,人们多眷顾其作为人杰和人臣乃至人相的多面,无论是美谈还是典故,都赋予他此类意义上神性的光辉。而作为个人,在生命的鲜活层上,我们忽略了他的幸福、悲伤与憾恨。

诸葛亮出身高贵,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为汉末太山郡丞,叔父是袁术麾下豫章太守。这种家庭背景给了他幼时诗书韬略的熏染,为他修身修德奠定了厚重的基础。故而,先天的学养,此其一喜;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等交好,《三国志》中还记有崔州平,几人共同读书游学,对以棋酒,短歌长啸,好不畅快。精神团契的建构和拥有,是诸葛之二喜;自隆中对策,刘备深服亮才,委以重任。二人推心置腹,同图江山社稷。刘备临终托孤,后主视其如父。君臣相知,风云际会,乃其三喜。然而他最大的感兴在于,婚姻的幸福。

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记载,有沔南名士黄承彦,性高爽开朗,亲自为女儿做媒,对孔明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面,才堪相配。”孔明当即应允,后娶黄承彦之女黄硕、字月英,为妻。有趣的是,时人以此为笑谈,有流传的谚语为: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其时诸葛亮已二十六岁,这个年龄即便在如今也是十分晚婚了。黄月英颇有才,能制造木狗、木牛、木人,这些木制之物,都能替人劳动,诸葛亮行军中所做木牛流马,就是从黄月英处学来的。诸葛亮出山后一直戎马倥偬,难以与家人团聚。而家中“八百株桑”,“十五顷田”,自然由黄月英料理。诸葛亮的子女长大后都有所长,德才双馨,这也是其母黄月英之功。诸葛亮与妻子情深义厚,民间还流传了这样的佳话,黄月英本聪明美丽,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传说虽然更有趣味,历史还是可追溯的。诸葛亮能一心辅佐刘备,出岐山,擒孟获,北伐,整军,治国,与其婚姻幸福,家庭和谐不无关系。此应是诸葛亮最大之喜。

诸葛亮治理国家,有充分的政治眼光,陈寿《三国志》载:“……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然后主孱弱,诸葛亮多年怀统一北方之志,疲于奔命,蜀中将士遭受军役之苦,百姓仍不能安宁度日,这是他心头一大忧患。又武将接二连三离世,军队力量薄弱。入川以来,因难以适应当地气候饮食,自己事无巨细,都一一问过,理料,身心倦惫,以至将面临星落平原的结局。他的伤悲在于,蜀国未安定,大敌为歼灭,蜀中人民的太平春还未真正到来,因此终不能平胸中块垒。但最本质的憾恨,则是人生的不完满。

诸葛亮出山时,曾嘱咐三弟,待协助皇叔恢复汉室,平定中原,便回归故里,躬耕陇亩,隐居山林,继续与旧友阔论畅饮,与妻子琴瑟相和。清风明月入怀,猿鹤流水听琴。这是多么清雅的田园生活,与自己出山前相呼应,人生若此,夫复何求?然而,时事多变,天下豪杰纷争,诸葛亮所设计的生命之旅,只实践了多一半。当年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何等惬意,这是阅尽世事沧桑之后对自己生命的安抚。对于人而言,自然是最好的归宿,山野之中,种桑养蚕,琴棋书画,是生命完满的写照。生命之完满就在于,淡定从容,胸无芥蒂,世上纷争再与我无关,这种闲逸绝非自生以来无知无求者的情形,是内心饱含了一切龙啸虎吟、胜败得失的,因而此种归隐是最为绝妙和含蓄的。而诸葛亮,归去来兮,缓度余年,却只能作为永远的遗憾。这,才是我们应为之扼腕的因由。

2010-10-17 20: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0896-396456.html

上一篇:读书的女子
下一篇:凭窗怕雨湿书经(外二首)
收藏 IP: .*| 热度|

3 赫英 陈湘明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