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细雨,急速落下,我买到了音乐会的最后一张票
我最初是想把这一段文字放在最前面,因为从时间上它是在先的,可是因为怕影响对音乐会本身的介绍,就生生地将这段栽到了最后。
这是个空气清新的上午,湿气氤氲着,而到了中午时分,细雨骤降,海湾湿润的气息更加浓重。我知道,这必定会是一个让我难忘的中午。
从唐人街坐城铁过来,临到海湾时,地下铁路变成了地上铁路,应该是海湾附近地下容易直接挖到海水的原因吧,所以只好从地下露出头来。出站后我缓缓向歌剧院走去,路过海湾时能非常清晰地看到傍边的海湾大桥,一个总是和歌剧院同时出现在景点介绍图片上的另一著名建筑。我在想,我该如何面对马上就要看到的歌剧院呢?
潮湿的空气渐渐地让我生出了淡淡的惆怅,见到别人照像,自己也跟着选了些地方拜托别人帮着照了一些,就这样,由远及近,来到歌剧院的下面。看到剧院门口的一块纪念设计者原始设计思想的石碑时,我知道,关于这伟大的标志性建筑,还应该有一篇文章,叫做《悉尼歌剧院,艺术的,抑或科学的》。现在,我先暂时绕过这思路,直接来到售票厅。
令我失望的是,虽然我去的时间是10点左右,没有任何演出,但是剧院却不允许参观者自行前往音乐厅或者歌剧院参观,直接在上楼梯的地方拦了一条绳子,然后在售票处附近的各类介绍材料的免费领取处立了块纸牌,上面注明了领大家逛歌剧院的价格是:成人17元一次,参观内容包括几个主要的演出场所,令我着实失望,毕竟,我是慕名前来,如果不参观则怎样回国后向大家炫耀呢?如果参观,这价格太贵了些。尽管我看到不少人踊跃去交钱参加这样浮光略影般的游览。
怎么办?成为我的而不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现实问题。
好在接下来我就意外地发现今天中午居然有一次特价场的交响乐演出,最好的座位是58元,而最差座位只有38元,而晚上的演出是100元的价位啊,我心中一懔,看来这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了:既能看到音乐会,看到歌剧院最大的一个演出厅,又能听到世界著名乐团和指挥的演出,真是一举数得之事啊。
于是,我踱向售票窗口,说:“今天中午的音乐会“,售票员拿过一个打印的贴在一张硬纸片上的座次表,看来还没有电子定位系统,这还不如北京那个五星级的华星电影院呢?他告诉我:“现在只有一个位置的票了,你几乎别无选择”,我还故意地装出一副很是遗憾的样子说,也就是说,只有最差的座位了,那售票员遗憾地点头称是,而我心里则因为不得不省下钱来乐得不行了,这样,我别无选择地拿到了本次演出的最后一张票。
在免费索取的资料中,我特意关注了一下中国人在这里的演出,发现了兼做作曲及指挥的谭盾的一次音乐会,就是他的那些以把水弄出各种动静的水音乐会,看来在名家作品阴影之下的创新之难,只能在乐器的种类上想歪招;此外,还看到一个钢琴家的名字David Tong,倒是亚洲面孔,只是不知是否是中国人。
看着离开演还有2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出去找了家麦当劳吃了中餐,然后就在附近闲逛起来。给我比较深的印象的是海湾附近的污水井盖,上面全是艺术家,政治家的介绍,可以说每个井盖就是一个名人,后来在悉尼的海德公园,在奥林匹克公园,我都看到了更多的这样的井盖,奥林匹克公园里宣扬的就是澳大利亚著名运动员的生平了。我想,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每个井盖在一个区域宣传相关的有重大贡献的人物,也许我们中国也可以借鉴,说不定早就借鉴了也未可知,毕竟,那些政府官员是不断地到海外考察的,考察不到人家政体或者国体的核心精神,学个摆在大街上的井盖总不至于很难吧?
等到了演出前20分钟,我还是匆匆忙忙地来到歌剧院,当看到观众基本是鸡皮鹤发或者童颜黑发的老先生和老太太时,我心里还是格登了一下,也许严肃音乐到那里都这样,或者这个在悉尼不放假的国际劳动节,年轻一代都在上班呢?在我心里成为一个疑团。
当我细细寻找,居然没有发现有别的亚洲面孔时,我顿时有代表亚洲上场的自豪感。
再看售票处时,发现已经有滚动字幕在介绍,说票已经全部售完,现在只接受预先定位和电话定位观众的取票,这样那些排队的看来都是些取票的家伙了。
去音乐厅的路上还有个保安,看到有背包的就检查一下包里的东西,我也背了个包,就特意在他眼前过,不过他却没有让我停下来检查,应该是认为绝对不会是恐怖分子吧,这让我还觉得有些怪异。
在音乐厅的外面则满是白发苍苍的等候这次听觉盛宴的人,有两个服务员在向大家兜售本次演出的程序单及演员名单,开始我还以为是免费送的呢,还好没有直接上去要,否则又是5块钱,要这个东西对于我意义并不大,我并不关心那些演员,指挥和钢琴家的名字则可以在免费的宣传单上知道,程序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不知道那位小伙子指挥乐曲的名字的主要原因了。
一边还有出售咖啡或者葡萄酒的吧台,对此我也没有兴趣,就顺着阶梯向音乐厅的后部走,结果还真有意外发现,一位年轻女子正在背后的一个小型开放会议厅里介绍今天的乐曲呢,正介绍到交响乐这个部分。她的发音极其清楚,以至于我都能听懂一半,除了介绍作曲家的天才外,还介绍了曲子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一个趣事,比如,这伟大乐曲在当时只给作曲家带来了500块钱(当时的货币单位)的收入,那里会想到有今天的辉煌啊,我大致看了看,听众仍然基本以白发为主,500人左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