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海绵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jian

博文

回张志坤先生的一封信

已有 3101 次阅读 2010-11-18 16:3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生近日辗转反侧,数日难以入眠。心里一直装着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对先生的谆谆教诲做出回应。
    学生于二零零八年九月跟张先生攻读硕士学位,至今已二年有余,回忆这二年,学生惭愧不敢面对于您。一直都觉得自己没有些真本事,又不爱静下心来坐在那里搞搞学问,每每想到这些,学生都会扪心自问:是不是还是当年那个鸿鹄之志的少年!看过张先生的知心话,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几次禁不住落泪。仿佛漆黑的夜色中寻找到一盏孤灯,一直指我前进,伴我前行。如今把张先生的言语打印出来,置于案前,以供学生每天学习进步。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先生对学生来说即是良师,又是益友,学生一直对先生如同自己的父亲一样,言听计从,不敢有半点轻视之意。日前读过先生的知心话语,学生也是禁不住要写些东西,还望先生不要笑话。
    首先,学生求学于您,从未想过要在先生那里谋得一职半位,抑或借助先生的地位,获得丰厚的生活财富。古人云: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不敢忘记古语。只盼能学得先生的一身正气,半身才气足矣。先生目前地位虽非显赫,却也高高在上,可学生从未见先生奢侈浪费过一分一秒,即使往来应酬,也是匆匆而过,绝不流连其中。不管是单位科室,还是家中陋室,书海之中总能找到先生的身影,学生这点自愧不如,只盼今后日积月累,能学得先生的半点求学态度足矣。
    其次,对于先生引用方圻先生的话语“硕士阶段不是模仿,是创新思维的一次完整操练。”学生一直铭记于心,不敢有半点马虎。可能真的跟先生说的那样,毕业以后不再从事科研工作,抑或迫于生活,从事跟目前毫无边际的工作,学生也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谨记先生的教诲,片刻不敢耽误。
    再次,先生说学生们花在课题的时间甚少,学生不敢反驳,也确实如先生所言,学生们在这方面愧对先生的期望。先生所言近年医学教育的日趋落魄在学生看来只是一方面,抑或是先生为学生们的不足找的一个理由,若说本科阶段受到医学教育模式的制约也罢,而硕士阶段其实更多的时间是由学生自己支配。学生更应该在自身寻找缺陷,尽快弥补。而不能像先生所言,把责任全部推给医学教育。
    学生一方面惊诧于先生的兴趣之广,更佩服先生的执着精神。这也为先生现在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若有机会继续深造,也会当如先生所言,继承先生的“衣钵”。
    对于先生对手足口病传播的见解,学生不敢擅自评判,更不敢擅自反驳,只是学生对先生的学术观点总有些力不从心,还望先生今后继续为学生指点迷津。
    张先生给学生的知心话: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273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5252-385082.html


下一篇:致学生们的一封信
收藏 IP: .*| 热度|

1 clz1989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