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行,平平常常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x0053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系,副教授

博文

Nature发表张月红短信的原因 精选

已有 11540 次阅读 2010-9-15 02:3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 文章, 抄袭, 不端

关于Nature发张月红的投稿文章剽窃调查的信已经被沸沸扬扬地炒了好多天了。 关心这件事的学者都观点鲜明,情绪激昂。 1) 有人怀疑张女士递交此信的动机, 2)有人指出此信以点盖面误导读者,从而把中国学术界都不公正地抹黑了。 前者牵涉太多其它方面的东西, 我不妄加评论。

第二点是有道理的。不管题目是否被改过,该文误导的倾向很明显。同样的信在Science是不会被发表的, 至少不会以这种(误导的)形式发表。为何Nature在这事上失去了严谨的科学作风,发表这信呢?

 秘密在于Nature最近正在大张旗鼓地推广CrossCheck查剽窃的服务而Science没有。(见Nature 466:159–160 &167; 及我2010年7月的博文 “治疗学术剽窃的良药” )。 张月红的信正是Nature编辑部翘首以待的推广这个概念的最好原材料。 一拍即合。

剽窃是近几年渐渐被关注的一件学术界的一大心病。虽然多种软件被逐步推广, 但直到大多数出版商加入,把他们所有的文章全文开放并加入CrossCheck的公共数据库,类似的查剽窃的软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这在我之前的博文中有阐述)。其实,在CrossCheck初期实验性的使用阶段, 也同样查了一些美国的杂志, 发现在三个杂志中已发表的文章中的的剽窃率为6%,10%,23%。 比张月红的报道的31%投的稿件有抄袭的数据恐怕是更有过之。 (这又牵涉到此软件是否可靠的问题。)  发表张月红的信只是Nature为推动自己所支持的事业所添加的一个砝码,一步棋而已。

其实,剽窃是各处都有。  但不管风气如何,大家应好自为之。 所谓出淤泥而不染。 别在意有人抄袭且暂时侥幸逃过审稿人和编辑的眼睛。记住,这种服务是可以查已经发表的文章。保证一定有好事者会这样做。 等到小尾巴被抓住,证据确凿时,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逃应受的惩罚。

结论
1. 抄袭是个全球性的难题。稿件31%的有抄袭的数据 并不说明中国学者学术道德比西方差。 大家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估计不久就会有更多的数据出来, 也许更高的抄袭率会被曝光。
2. 不管环境是怎样的, 每个人都要坚持一个学者应有的道德底线。 否则,赖行迟早会被查出来,一辈子被贴上抄袭剽窃的标签。千万别一失足成千古恨!
3. Nature也是会为本身的利益作出不合适的决定, 如发表有误导性的信件。
4. 时刻跟踪Nature的舆论导向,投其所好,偶尔也可以发一些“高影响力”的低质量的“文章” , 哈哈!



中国期刊投稿31%剽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6017-363161.html

上一篇:有效阅读枯糙学术论文的小窍门
下一篇:心中有父
收藏 IP: .*| 热度|

42 罗淼 武夷山 赵星 王铮 杨学祥 章成志 李万春 曹广福 虞功亮 孙学军 朱志敏 王德华 王春艳 于锋 刘世民 杨远帆 曹聪 杨秀海 董仕勇 杨顺楷 陈斌 孙根年 陈苏华 熊李虎 朱教君 刘钢 杨正瓴 黄晓磊 王启云 耿文叶 李学宽 陈青春 许培扬 武京治 虞左俊 王孝养 杜新豪 郑永军 王随继 郑芹珠 侯振宇 scnlong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