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的一些博主和游客总是发文攻击现在的研究生,什么素质差了、肚子里货少了、责任心淡了、求知欲低了、主动性没了、功利心强了、手低眼高了等等诸多罪状大有罄竹难书之架势啊!而往往说这些话的还都是走过一遭“研究生”的呢!不知道这样的一种“自欺、自嘲”是不是意欲发泄自己的不幸和不满?
谁都是学生过来的,怎能责怪学生,又怎堪将上述罪状定性为学生的本质呢?如果学生都完美无缺了,那还需要他学什么“生疏”的?还需要老师、教师、教授和导师干什么呢?那些受教育不足的老师、教师,限于能力和氛围,给学生加些罪名,获得一点心理平衡尚可理解为一种“减压”,而堂堂教授导师们若也仅仅只会随之抱怨、埋怨,甚至骂街,就有点对不起您所受的教育和训练了吧?
学生也是人,一样米养百样人,学生有点缺点不足是有诸多原因的,大多都是因为之前的教育缺失所致,不知者不为过,因此就不必大加责难了吧。素质差、肚子里货少、责任心淡、求知欲低、主动性没、功利心强、手低眼高等等,大多是因为之前教育环境的问题,比如学校的老师知识面窄、认知极端,传授了一些不良习气给学生;比如学校硬件差,学生根本没机会参与试验,何来“来则能战之”的动手能力。因此,要正确认识到,学生各个都有问题,只是多少大小问题,完美点的和超差的绝对是正态分布两端的。既然你们招生设的一道道坎,这个学生能进来,那你就要接受这个现实吧!
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责无旁贷之下,作为导师不能仅是抱怨和埋怨!如果说教授导师能站在比大学之前的老师教师更高的一个级别上,我认为最主要是前者受到的教育和训练中多出了一部分,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你仅仅抱怨埋怨那说明,你仅仅是老生常谈别人发现的问题,并未应用你所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贡献能量。如果各个导师都能像对待科研问题一样来对待自己的研究生身上存在的问题,那么不久的将来,走向社会的研究生毕业生,必然能重新赢回应有的社会声誉。精力、时间和能力都是借口,因为这也是导师的份内职责,只要你努力了,学生日后定会心怀感激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