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研究生,是为了得个学位,从导师及课题组那里学到科研方法(或新产品开发技能),好到社会上进行谋职、生活、发展自己的事业。
指导研究生,是为了自己的教授(副教授)职位(招不到研究生不太好呀),也是为了有研究生做帮手做科研以达到出科研成果,出成果才能申请经费,有经费才能出差,才能开会,才能发表文章,才能支撑实验室与课题组。
这二者的利益结合,就形成了导师-研究生的关系。也有部分为了理想而读研与招研的,其实理想也是自己的利益。
如果研究生与导师,其中有一方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或者得到了自己不想要的(例导师的不关心、对研究生的要求超负荷实验与科研,研究生不认真做,出假数据,不能达到科研要求,相互之间的恶言与恶语,互相埋怨等),没有双赢的结果,二者关系就会紧张,就会有怨气。网上近期的‘火爆’,就是‘怨气’的表现。
钱少的导师未必研究生们就怨气多,(穷爸爸也未必就不受孩子尊重),钱多的导师也未必研究生们就非常满意。关键是,在这相互合作过程中,双方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吗?在这合作过程中互相融洽与快乐了吗?师生关系是不是‘猫与老鼠’的关系?
大家都在根据国家、学校及社会上政策及基本情况进行自我环境的评价。有的研究生必须找到自己认为满意的导师,有时候宁愿放弃,有的导师宁愿招不到研究生也不愿招不满意的学生。当然也有反过来的。
大家互相从对方的角度,与现实中的情况(导师经费多少,实验室大小,导师名气,研究生的基本素质等),正确选择与对待,师生关系才是满意的关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