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acky2008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博文

再谈科研需要严格训练

已有 3734 次阅读 2008-8-15 20:50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 创新, 科研, 教育

       有人说,只要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即“给足钱,配备人,少评估,不干预”就行。但也不尽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好科研的。科研工作需要创新,而思维的创新性不是天生的,是需要进行严格训练的。
    1因人制宜,创新并非人人可为
       创新,包括原始创新,并非人人都能胜任,也不需要人人都去做。创新要求科学家思想活跃,要求科学家具有好奇心(遇事刨根问底,有兴趣)、创造性(遇事有不同见解,常有新意)和想象力(脑子里形成形象的能力)。否则就不能创新,不能做研究工作。
       导致思想僵化的原因很多,但仍然是可以补救的。 例如,很多人从小学生起就被要求只听老师的话、听长者的话、听领导的话,相信书本、报纸等等。长此下去,就必然导致思想僵化、缺乏创造性。然而在大学有其事在研究生阶段,可以由导师助其深刻了解事物的多样性,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科学问题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道理,因此思想需要活跃,需要走出自己的路,培养其创新性。如果这样还不性的话,就只好请他转去做不需要创新的工作——实际上不创新的科技工作也是需要去做的。发现一个人才不容易,能够给一个人指明他的道路更难,也更有价值。
      2、夯实基础是创新的根本
      创新就是深入思考,大胆设想,提出并解决新问题。思考和设想的提出需要坚实的基础,“学术思想苍白,谈何自主创新?”,没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也就根本提不出什么新的idea,更谈不上创新了。我国基本教育制度与国外近似,学习强度不低于国际水平。只是我国大学重视专业课,对基础课注意不够,课外阅读也相对少。专业分得太细,知识范围主要局限于专业细节,非常窄。。
        对于已经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基础不好怎么办?只有学习啦!每周花一定的时间深入的学习,不要怕丢脸,不懂就学,不懂不是耻辱,不懂装懂才是真正的耻辱。从最基本的学起,学大学基础课,学研究生院基础课,学习别人研究工作的经验和文献。研究人员应有自学能力,学习到一定程度,逐渐开始练习简单问题的基础研究。要从容易的开始,深入细致、循序渐进,直到掌握了基础研究的工作方法并作出一定成绩。

    另一方面,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大学生应强调基础学习,以适应毕业后不同专业的要求。对研究生,则应进一步学习高级基础课和专业课,并学会基础研究工作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创新的技能方法。
     为了提高研究工作水平,有条件的单位应该请一些“外援”,邀请一些外国科学家来共同进行科研工作,特别是那些正处于科学思维活跃期的年轻有为的博士后或助理教授,有利于学术交流和人才的培养。
      3集中精力是创新的保证
       要进行创新,就必须集中精力、集中思想。创新研究是脑力劳动,要想出、想懂以前没有的科学规律和事物。做科研工作,就不能讲八小时工作制。灵感一来要停也停不了,而且没有精力集中就不会有灵感。精力集中对研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发明创造中常有这样和那样的灵感或者偶然性等等,都是从这种集中得来的。
    有了基础,有了集中,就看科学研究人员在学术自由的条件下忘我创新了。研究人员要勇敢克服一切保守思想,不要迷信领导、长者和书本,要敢于参与国际科学竞争,根据自己的兴趣(兴趣可因成功而更加强烈)投入热情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66-35201.html

上一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下一篇:一个好玩的flash
收藏 IP: .*| 热度|

1 redandblack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