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两年一直时不时地受到名字的困扰。刚到瑞典时考虑到老外一般称呼中国人的姓而非名,并且“Liu”的确比“Jian”发音容易得多,所以上课自我介绍时让他们叫我“Liu”而非“Jian”。后来转为博士,导师以及课题组人根据他们的习惯叫我的名“Jian”而非姓“Liu”。这时自己也想着“正名”,毕竟国外的大环境是这样的,都叫对方的名字而非姓氏,应该入乡随俗。之后原来的同学保留着“Liu”,系里的同事叫我“Jian”,自己认识新人介绍的时候也是“Jian”。这时麻烦事就出来了。当同学和同事同时在场的时候,有人叫我“Liu”,有人叫“Jian”,他们很困惑,我很困扰,要不厌其烦地解释。还有困扰的场合是,同学,即使是现在,在把我介绍给别人的的时候,也是说我是“Liu”。这样“Liu”就会一直沿用下去,出现困扰的场合也会一直延续,还可能越来越多。最近,有个原来的同学变成了同事,她也很困惑,问我是保留“Liu”还是改成"Jian",我说随便。结果她就时而“Liu”,时而"Jian",弄得我给她发邮件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落款。。。说了这么一小堆,还没进入正题。说到底造成这些不必要的困扰的唯一原因就是一开始没有“正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正名至关重要。
其实上面所说的生活中的小困扰无足轻重,但在其他方面就绝不能小觑了。学术上特别是在发英文文章时一般认为最好用同一种名字拼写,以便检索。当然不同期刊可能有不同的写法要求,有时很难总是保持一致。但也确有不少因为名字写法而出现问题的例子。有些人的重要文章检索不到,这还是小事;严重的是有些人还真钻了这样的空子,利用名字不同拼法实现一稿多投;甚至有些人盗用别人名下的文章,说是自己的。有些牛人在自己的简历里写着发了N篇SCI,结果只能检索到1/N。给方舟子等同志增加了不少工作负担。要么是名字不正,要么是N写错了。很值得商榷。
话说回来,方同志的工作效率和呼声都是很高的,但效果和得到的官方认可都很有限。最近连他自己也正在“被”打假。我认为原因也是他的“名不正”。因为他只有义务而没有多少权利(力)。如果他“被”打假成功,那么从此他很可能就要退出打假舞台;即使他逃过此劫打假一直继续成功,也难突破“新语丝”现有成绩。试想这项工作如果不是由民间的个人,而是由官方(也就是经过“正名”)以同样的力度来做,绝对有事半功倍之效。可惜“官”方无暇。
班固说“功不可虚成,名不可伪立”,名至实归才是最大、最高的“正名”。如果人们都能恪守名至实归的信条,或者有措施来维护这一信条,那么世界不会如此虚伪,社会也不会如此复杂。如能名至实归,小到个人可以“问心无愧”和“高枕无忧”;中到教育也不会出现这么多的考试作弊、上学顶替和论文抄袭等等;大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和经济繁荣也即将不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