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选专业比女儿出嫁还让人揪心

已有 3782 次阅读 2010-5-25 15:02 |个人分类:立委随笔|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选专业

高考前怕考不好,考好了也有烦恼 (1044 bytes) 
Posted by: 立委 
Date: June 27, 2008 09:07AM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了选择专业,一家人烦恼,睡不好觉。也是,这也差不多是给孩子定终身的事了,譬如一旦选择去学医,再想中途转行退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吴礼说得对,作为父母,我们的眼界也都很局限,基本上也就是赶热门。当年我考“机器翻译”专业,我老爸搞不清什么玩意儿,就带我去找一个头脑活路的中学老师,他肯定地说:这是边缘学科,好,容易学出来,保不准毕业几年就超过导师了,而且是实用的有前景的学科。他这话不算离谱。如今,这位一生不得志的叔叔已经遁入佛门,成为居士,大概也不再指点小城里的后生了罢。 

老友都强调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专业的热门。原则上是对的,但中国的环境,孩子的中小学教育单一,兴趣和特长都埋没在无休无止的考试中。让她们identify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她们也说不出来。给父母交了一份合格的高考分数,已经是最大的成绩了,其余的事务,父母包办去吧。 

回头说热门。查了资料,下列几项算是热门。填志愿就是这两天要做的事情,老友有宝贵见解,请指导分享为盼。在学医和学金融财会这两大选择中,学医是8年一贯制,真正地一锤子买卖定终身的事情。而金融类虽然也定向了,但后去还有很大的调整余地:因为学金融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留学,在留学读研的当口还可以调整。

选专业比女儿出嫁还让人揪心 (163977)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July 02, 2008 09:37PM 

昨天老哥直到最后截止,还在那里犹豫不决。说志愿是报了学医,但是网上还可以重新修改。比女儿要出嫁还坐立不安。MSN跟我说,还有几个小时,要改志愿还来得及。 

后来又说,还有半小时。我说,算了,已经比较好多天了。不用再患得患失了。 

回头想也不怪,确实是终身大事。真跟出嫁也差不多。总是怕万一选择错了。两个专业相差太大。而且这么早就要把职业选定,17岁懂得什么,说是愿意学医,其实也很难说是真的喜欢,不过是想逃避数理而已。 

哥嫂的遗憾是,一旦学下去,出去闯世界的路子就断了。他们一直抱希望让她出来闯世界的。 经济条件也许可,成绩也好,英语还特棒。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被学医给影响了。有些不甘心。 

我说,出来的人大多数吃的苦头都多一些,但是多数后来也都立足了。就是一种不同的生活,很难说好坏。我们身边的人做过比较,留在国内的老同学,发展的不比出来的差。当然也正好赶上中国经济起飞,机会多了。要是20年前做比较,总是出国是首选。不管多苦,也比在国内强。如今不同了,两边的差别缩小了。所以很多海外的反而有遗憾。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20年河东河西,把人都搞糊涂了。谁又知道20年后呢。不过,就人口压力和资源紧张来看,长远看欧美总是更加平稳保险一些,这是共识了。但是,在国外想找到国内那样事业做大,一呼百应的机会和平台几乎不可能。就算是很成功的海华人士,譬如百里挑一做了系主任学院院长一类,也还是螺壳里面做道场的样子。轰轰烈烈的人生由于玻璃天花板效应,很难降临到一代移民身上。 

但是我回想,当年要是不出来,我现在几乎肯定会生活得比海外安逸。我是最早下海兼职,与中关村搞合作的一批,而且还有社科院的金字招牌和后路。研究员一样往上爬,工程师总监也还当着,名利双收的前景很明显。不出来,现在肯定发了。出来就漂啊漂啊了很多年,到处流浪。其实,事业上发展还算顺利。但是明显不如国内稳妥。 

女孩子还是更稳妥一些好。 

哥嫂说:说的也是。 

还是长叹一口气。 

我问侄女在干什么?

说:她最自在,每天看小说,终身大事一点也不操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328471.html

上一篇:《甜甜花絮: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下一篇:《立委随笔:老墨的美国梦》
收藏 IP: .*| 热度|

6 武夷山 吴电明 曹聪 张天翼 唐常杰 张肖飞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