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5月啦,今天,突见风吹柳絮。这应该是我今年在北京第一次见到柳絮啦,于是又想“直抒胸臆”一把。^_^
我自忖不是一个看到什么事都大惊小怪的人,然而也要思考从哪里开始进行“智力开发”呢?思绪飘忽,自然先落到《红楼梦》上,是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呢,还是宝姐姐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呢?
我想,柳絮也只不过就是柳絮!一个普通的自然现象,但在文人墨客的眼里就有了特殊的意义。那么作为“庸人”,我应该怎样看柳絮呢?
事实上,我并不知道那个是杨絮还是柳絮(囧)。但是,就愚见来看,写柳絮的人居多吧,关于杨絮的我只知道苏轼写过一首《水龙吟》的词——不过,严格地讲,那是写杨花的,这首词给我最大的印象是豪放派词人写的婉约词也是非常婉约的,大家毕竟是大家!
暂且让我称之柳絮吧——毕竟我不是搞生物学的,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下这种棉絮状的东西究竟应该叫什么,甚至找出《尔雅》、《辞海》、《辞源》、《说文解字》等来探求命名中每个字的出处、用法、本义以及引申义,抑或研究一下从古至今,“柳”字和“絮”字各有几种写法,甚至分析一下这种东西的化学成分或者物理性质,从而发表自己的专著。
柳絮和微风,或者说是中风,是相得益彰的关系么?柳絮是不是通过风的存在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或许柳絮有股不得不随风而飘的无奈?或许是柳絮根本感觉不到风的存在,仍然认为命运在自己手上?或许是柳絮会认为因为它的存在,风的作用才能得以体现,而陶醉于自己的伟大之中?又或许柳絮会天真地认为是它决定了风吹的方向呢?抑或是柳絮已臻“不惑”之境,能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态度处理自己和风之间的微妙关系呢?
今天的柳絮,也许被吹到水里火里而致无法生存,最终消逝;也许吹被到柳树林中,而成为成千上万同类中的普通的一员;也许被吹到同类从未到的境地生根发芽,历尽千辛万苦而成了那里唯一的柳树呢?到了明天,柳絮,也许还是柳絮,也许什么都不是了。扯远了,柳絮,不过是柳絮!
自己乱题四句吧:
又是一年万物发,
和风轻吹摇春花。
今朝暖风舞柳絮,
他日飞絮落谁家?
本来想写的挺多,可真到写的时候思路仿佛受到了阻塞。这大概就是普通人和文学家之间的差异吧?但我想文要有感而发,这总比没事敷衍的无病呻吟要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4885-322214.html
上一篇:
贾宝玉的性格下一篇:
参观鲁迅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