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结巴:文革时期的养生之道

已有 4212 次阅读 2010-4-12 09:03 |个人分类:背景和内涵|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革, 结巴

结巴:文革时期的养生之道

孙膑在魏国装疯卖傻,

不但保住一条命,

而且还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结巴本来是一种缺陷,

但在文革却是一种养生之道。

另外文革时期的文风特色也是结巴。

例如,

“最红最红最红”;

“最高最高最高”;

“最大最大最大”;

等等。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不结巴也得结巴。

 

我们的一个高中语老师,

嗓门太大,而且不善于结巴。

结果在领队喊口号时喊错了,

本来应该喊“打倒 $ $ $”,

却喊成了“打倒¥¥¥”。

当场就被红卫兵和革命群众,

用砖头打掉满口的牙齿,

而且还不给打麻药。

 

我们村有个小伙子,

虽然有点结巴,

但是善于领队喊口号,

而且从来也不出错。

群众也喜欢跟着他喊,

既好玩,又革命。

例如,他这样领喊:

“打倒,打倒,打倒,打倒,……”;

喊一连串的“打倒”之后,

才搭配一个“XXX”。

“万岁,万岁,万岁,万岁,……”;

喊一连串的“万岁”之后,

才搭配一个“XXX”。

那时农村虽然艰苦,

但是能有这样的帅小伙,

领导着我们喊革命口号,

大家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那时没有电视台,

农村的文艺节目很单调,

结巴的文化氛围也能给人带来点笑声,

不亚于央视春晚。

 

有一次生产队分口粮,

他(帅小伙)家的袋子不够用,

就去向亲戚二大娘去借。

当见到二大娘时,

他急着说:

“二大娘,二大娘”,

“把你的毛,把你的毛,把你的毛,把……”,

二大娘:“浑小子,你找死啊,拔二大娘的毛”。

他接着说:“把,把,把你的毛口袋借给我一条”。

(毛口袋,一种用羊毛编制的袋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311167.html

上一篇:文革:红卫兵只是一个抽象番号
下一篇:东经23.6度,北纬104.2度:谁的地盘?
收藏 IP: .*| 热度|

4 武夷山 刘钢 苗元华 hangzho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