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对2010年的灾害预测得到多次证实:智利地震

已有 11791 次阅读 2010-2-28 02:01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地震, 暴雪, 低温, 灾害预测

智利地震灾区受损严重(4)(图)

2010-02-27 23:51:00 来源: 新华网 
智利地震灾区受损严重(4)(图)
  新华网,路透,2010年2月27日

  2月27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汽车被掀翻在地震后的高速公路上。

  智利总统巴切莱特27日说,当天发生的里氏8.8级地震仅在智利南部马乌莱区就已造成至少85人死亡。

  新华社/路透 (本文来源:新华网 ) netease

2010年的灾害预测得到多次证实

         杨学祥

 

杨学祥 发表于 2010-2-19 15:06:14 

 

近一月地震都不超过7 

 

近一月地震都不超过7级,每年7级地震大约18次,平均每月1.5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6071

 

杨学祥 发表于 2010-2-27 9:49:18 

 

日本琉球群岛海域发生7.3级地震和潮汐组合 

 

    据不同台站报道,日本琉球群岛海域当地时间27531分发生7级以上地震。我在219指出,近一月地震都不超过7级,每年7级地震大约18次,平均每月1.5次。前一次7级地震发生在14,地点为所罗门群岛。离现在已有54天。一次7级地震不足以释放已经积累的能量。(这一预测已经得到证实)

 

    潮汐组合E2010228为月亮近地潮,31为日月大潮,31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107度,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两极和赤道潮汐变化幅度最大,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8068

 

2010年的灾害预测

杨学祥 杨冬红 刊发时间:2010-02-24 09:47:31 光明网-光明观察

 

一、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频发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DO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90年代后期为“暖位相”。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这一预测已经得到证实)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全球变冷导致海洋100-200m海水层变为两极2000m厚的冰盖,将地壳压扁,形成赤道圈最大的径向张裂,喷出岩浆,形成海洋锅炉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20世纪49级以上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1952114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195739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60522智利发生9.5级地震,1964328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9.2级地震。1952-1964年特大地震首发年滞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首发年5年,20041226印尼9级特大地震滞后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约4年,按此数字特征,201020142018年及其后一年,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就很大,最大潮汐和地球自转也有准四年周期。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4](这一预测已经得到证实)

 

二、低温、暴风雪和流感爆发

 

    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8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我们必须了解这一变化的历史记录和物理过程。(这一预测已经得到证实)

 

    我们在20091014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2009年发生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其二,2009930南大洋萨摩亚群岛发生了8级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12月至20102月为强潮汐时期[5] (这一预测已经得到证实)

 

    我们在20091214给出暴雪预警:接到栾巨庆和栾云洲关于20101月的雪灾预测,与我们的暴雪预警相一致,希望相关部门作参考,公众可通过实践做检验[67](这一预测已经得到证实)

 

    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8.5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周期性发生、南极海冰增长的周期性发生、飓风和台风增强的周期性发生、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9](这一预测已经得到证实)

 

    依照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图[8]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得到验证。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超过4天的年份有1955(拉尼娜年)、1957(厄尔尼诺年)、1964(拉尼娜年)、1969(厄尔尼诺年)、1972(厄尔尼诺年)、1977(厄尔尼诺年)、1984年(拉尼娜年)。其中,6次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次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最大值年的集中时期,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初中国南发发生了50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9]

 

赤道热两极冷是太阳能量纬度不均匀分布造成的。由于大气热容量低,大气热对流不能改变这一基本规律。海水则不同,其热容量大,热对流的传热效果十分显著。目前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2度,它为大气提供了充足的冷源。近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温暖期海洋底层水冷比现在高摄氏15度,大气高10~15度。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季林2000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除了1500-1800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60年、54-56年、22年、18.6年和11年。特别是54-56年周期(拉马德雷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

 

    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12151955121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28-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121,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2010-2012年的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年仍有严重低温冷害发生的可能。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2009年的流感世界大流行也满足6大特征: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为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和强沙尘暴年;2008-2009年为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发生中国严重冰冻雪灾;2009年发生厄尔尼诺和低温冷夏年;20082009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目前厄尔尼诺强度较弱,如果在11月后增强,流感强度也会增强。不排除2012年太阳黑子峰值有加剧流感爆发强度的可能。(这一预测已经得到证实)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2/24/content_1059201.htm

 

快讯:由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智利塔尔卡瓦诺市20100227 23:28中广网

 

    新华网快讯:太平洋[16.26 -0.55%]海啸预警中心27日说,由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智利中部港口城市塔尔卡瓦诺,浪高达234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227/1867430.shtml

 

Recent Earthquakes

02/27/2010

M 6.3, Salta, Argentina

 

02/27/2010

M 5.5, off the coast of Libertador O'Higgins, Chile

 

02/27/2010

M 5.9, offshore Bio-Bio, Chile

 

02/27/2010

M 5.9, offshore Valparaiso, Chile

 

02/27/2010

M 5.8, Bio-Bio, Chile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8258.html

上一篇:梅与雪:曲高和寡
下一篇:智利历史地震回顾:1960年智利发生震级最大震群型地震
收藏 IP: .*| 热度|

12 廖永岩 鲍得海 陈儒军 王号 钟炳 张焱 毛克彪 邸领军 柳东阳 马志飞 yj2sea singtocry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