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关键不是技术在结构上比较有趣,是个“跳出圈子”的视点。
应该说事情分类都有“模式”。有需要硬技术事情。比如摩尔法则所说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世界就是个“硬”的东西。有了设备,基本就靠机器设备们干活了。这个模式里面,
技术的关键就是技术,是属于加工母机的思路。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原因正在于此。但是这个模式的悲剧之处在于卓别林描述的《摩登时代》和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异化”,也是从上而下(top down)的模式。
与加工母机的思路的逆行是制作加工母机的思路。第一个机器是如何造出来的?这个思路本身就是科学(格物学)的思路了,也是个bottom up的模式。所谓的“原创”工作就是指这类事情。可惜,理解与实际相差很远。“穷人”担不起风险,因此“穷人”很少能有“原创”的东西。
“有钱人”不作工。历来是如此,就连先帝也没有能扳正过来。有个有名的戏剧叫《朝阳沟》的豫剧。镜某虽然不是河南人,但是很是喜欢豫剧。今天再看看《朝阳沟》的台词就可以看出来,城里的青年在内心里并不是要去当农民。但是整个剧情是说“当农民”。这个故事的“结构”与主张
技术的关键不是技术很相似。
引用:
必须承认,技术是一种财富。财富是不愿意轻易地送给别人的,人同此心。
的说法在国人文化背景中也有变化。因为天朝有过一段“不(会)算账”的历史。以“都是国家的名义”,财产权不是很明确。在“赶超”的名份下,难免有些不“费尔泼籁”的事情。不单是百姓如此思维,连官员们也是这样想。
技术保护问题中有个比较微妙的事情:意匠的问题。对于硬件的事情、耗材的事情,国人理解。而对于设计这类事情的成本国人不能理解。问题的发生并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在技术之外,是文科教育(会计)和“大文化”的问题。算账是个难事,也很可怕。因为这涉及到权力的结构。
对“核心技术”的理解不能单从感情出发,要学会“算账”,也就是要理解穷人过日子的道理。“核心技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并不是单靠引进设备就可以办到的。要有决心、有毅力去学。可惜,国人当官的没有“决心”,在现场的人没有“毅力”。今天的“繁荣”不过是把“剪刀差”扩展到全球罢了。基本上还是靠“规模”获利,还没有形成靠“水平”获利的模式。
引用:
有了技术并不能保证你的产品质量,说到底,使用技术的还是人。能够发明技术的人,同时也是能够制造优秀产品的人。
是个情绪化了的说法。还是应该分模式。保证产品质量的也是技术、其中也包括了员工的素质的培养。“能够发明技术的人”是一种活法,“能够制造优秀产品的人”又是一个活法。“同时兼有”是个奇迹了。作者的
人 的用法有些特殊,大约是中国
人 、日本
人的用法吧。这个
人 的培养在与国民教育。运动会拿金牌与生活中的运动毕竟是两个事情。学校的教育才是根本,甚至说可以不包括大学。美国人的教育与不动产挂钩,这是个很好的智慧。有个好学校就可以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但是“穷人”还是很难做到。有些事儿,能理解是一回事儿,能做到又是一个事儿。
美国人的物质享受的“文化”是来自离开旧大陆时穷困的“反动”。国人也要模仿这个物质享受的“文化”,地球大约就吃不消了。没有这个背景的中国百姓有必要模仿美国人的生活模式么?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