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好题目,《我们为什么有两个鼻孔?》

已有 5031 次阅读 2009-12-12 07:16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好题目,《我们为什么有两个鼻孔?》 (3098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11, 2009 03:19PM

解说《我们为什么有两个鼻孔?》[www.xys.org] 
写故事难在精彩、引人入胜,写说明书难在把事情说明白。镜某以为国人写的产品说明书多数都是不及格,博士们写的论文不便评说,但是写的操作说明一般也都不及格。方博士算是写文章的佼佼者了,但也难免有些漏洞。技术上的事情(测浓度)回头再议,先“解说”文中的混乱。 

引用:
方博士
我们虽然有两个鼻孔,但是其实每次主要只用一个鼻孔呼吸。鼻孔的鼻甲粘膜中有由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勃起组织,两个鼻孔的勃起组织交替收缩和扩张,让一个鼻孔通畅,另一个堵塞,每几个小时循环一次。这个周期变化是由下丘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空气进入两侧鼻腔的总阻力维持不变,不影响呼吸,因此我们根本就不会觉察到。
这一段里有鼻孔鼻腔鼻甲粘膜等说法。大众不理解解剖学,并不能理解三者的区别。但是鼻孔还是知道的。解剖学上据说叫“外鼻孔”,因为还有个“内鼻孔”在嗓子那里。主张“其实每次主要只用一个鼻孔呼吸”显然与人们的感觉不符。冬天看马喘气可以看见白的哈气,基本上是两道白气。人也有这样的体验:一个鼻子堵了,两个都堵了,两个都畅通。 

就算是承认“只用一个鼻孔呼吸”的说法(读说明书时不能“较劲”),可是最后的“空气进入两侧鼻腔的总阻力维持不变,不影响呼吸,因此我们根本就不会觉察到”,则令人找不到北了。因为从开始的一个“鼻孔”变成了“两侧鼻腔”,还“不影响呼吸”、还“觉察不到”。到底是一个鼻孔出气还是两个?如果是主张一个鼻孔,那么这句话显然应该是“维持空气通过每个鼻(孔)腔的总阻力(抗)不变”。因此,人们“觉察不到”是一个鼻孔出气。 

引用:
方博士
为什么有两个鼻孔却只用一个呢?鼻腔的作用是温暖、湿润、过滤空气。
第一句说鼻孔,第二句说鼻腔,这也不合规矩。如此看来,上段的“鼻孔的鼻甲粘膜”说法应该是“鼻腔中的鼻甲粘膜”,“两个鼻孔的勃起组织交替收缩和扩张,让一个鼻孔通畅(一个鼻孔闭合)”的鼻孔部分也应该是鼻腔 


就算是承认“只用一个鼻孔呼吸”的说法(读说明书时不能“较劲”),但是文章自身需要自洽。不可以前段主张一通一闭,后段就说
引用:
方博士
因此两个鼻孔的一关一闭,会影响到对气味的捕捉。其中一个鼻孔的空气流速快,另一个空气流速慢,同一种气味分子进入两个鼻孔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因为很显然,闭合的鼻孔中不会有流速,也就无所谓快慢了。 
引用:
方博士
他们把容易吸附的左旋香芹酮和不容易吸收的辛烷按相同比例混合在一起,让实验对象分别用一个鼻孔去闻。不出所料,当实验对象用堵塞的鼻孔去闻时,大多数会觉得辛烷的味道较浓,而改用畅通的鼻孔去闻,则觉得左旋香芹酮的味道较浓。
一段中“分别用一个鼻孔去闻”的说法听起来别扭。既然是“分别”,那就要用“两个鼻孔”去闻才好。“分别”已经表示有时空上的差异了。 
“为什么”问题的着陆点是在
引用:
方博士
如果鼻孔一直在呼吸,鼻腔粘膜就会逐渐变得干燥,失去作用,而且容易受到感染。
很有些道理。既然是这么“深刻”的道理,用在别的哺乳类也会适用吧,何苦限定在人类呢?另一个着陆点
引用:
方博士
产生“立体嗅觉”,让我们能更精确地感受气味世界
属于“丰富想像”,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光线、声音都是“传播”,而气味的分子不是那种意义上的“传播”,而是“扩散”或“传输”。 

一般人看报上的文章不会象看使用说明一样“细读”,也就很少能感觉出来方博士文中“龃龉”,当然也就不能感觉出来“分析化学(嗅觉)”陈述中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另外谈。
“气味分子有的吸附得很慢,有的吸附得很快”如何理解? (1449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11, 2009 04:56PM

谈论嗅觉自然需要讨论检测。这个事情应该说很“专业”,民科的镜某能否说好不敢说有十分的把握。 

说“气味分子有的吸附得很慢,有的吸附得很快”是因为有些心急,要直奔结论了。吸附(吸收)量的“多少”好论,而“快慢”则很不好论。因为按照统计力学,既是是同一温度下,同样分子的速度就不一样,如何论快慢呢?如果论快慢,显然不是按“吸附”论,一般都按“浓度”论。即浓度高则速度快。 

引用:
方博士曰:
对那些不容易吸附的气味分子来说,空气的流速慢,它们才有时间被嗅上皮的粘液充分吸收。
一眼扫描过去,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因为镜某印象中气体分子的速度都是每秒百米的量级,远大于“空气的流速”——十米每秒的量级。另外检测下限的存在告诉人们,时间不是问题,关键还是浓度。因此这段话实质上是在“助长”大众的错误感觉。
引用:
方博士曰:
气味分子有的吸附得很慢,有的吸附得很快。对那些不容易吸附的气味分子来说,空气的流速慢,它们才有时间被嗅上皮的粘液充分吸收。如果空气流速快,它们来不及被吸收就流过嗅上皮了。那些容易吸附的气味分子则相反,如果空气流速慢,它们将全吸附在嗅上皮的一小块区域,只有当空气快速流过时,才能让它们接触到较大面积的嗅上皮,对大脑产生强烈的信号。

把“流速”问题去掉直接说“反应”,至少在文章构成上与“一个鼻孔出气”的说法吻合。因为闭合的鼻腔里不应该存在“流速”的问题。在嗅上皮上有气流时,由于吸收会造成气味分子浓度在嗅上皮上的浓度分布,会使人们感觉出不同的味道。因为人们对味道的感觉是个味道浓度的函数。 

可以看出来,方博士写文章的时候也没有仔细推敲一番。没有能把事情讲明白的原因是因为方博士自己也没有把事情是捋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277970.html

上一篇:《朝华午拾 - 水牛风云》
下一篇:mirror - 感叹人之间相互理解之不易
收藏 IP: .*| 热度|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