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周大新长篇小说《预警》主人公发迹史的思考
《预警》(2009年:1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选刊》第6期转载)
一个即将跨入将军行列的作战局长(《预警》主人公孔武德),为何成为境外情报组织的策反目标?
为何本来应该有兄弟情谊的老战友,成了30年后的对头。读者不妨对这个人物的发迹过程进行思索或者推测。
对于孔的(尤其是从副连到正营)发迹过程,小说语焉不详,只是说他如何业务强,从营长的位置上调动到了总部机关。我们有理由推测,他是采取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才达到了由排向副连的晋升的。而潘金满原来是比他要先进的。本来提升副连长可能性最大的是潘,而不是孔。正是由于他的排名靠后,才为他的运做提供了成功的前提。这才是孔武德的原罪。
这些,只有在离开部队后的反思中,或者由于明眼人的提示,潘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和被迫转业是人为运做的结果。而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孔。
他们失去了多年的联系。网络发达以后。同时,孔升为局长之后的活动,在网络上留下了痕迹。这样,可以解释,为什么30年没有联系的老“战友”为何突然出现在了孔的面前。
由于是作为失败者离开部队的,潘的工作和生活一直状态很差。直到他因为某种机缘,离开了故国,去南半球的国家定居,才心境逐步改善起来。
他改行从事情报工作,孔不过是一个工作对象而已。他在这个对象身上付出极大的财力和精力、志在必得。比当年这个对象对付自己花费的心血多了若干倍。他已经接近成功了,也就是说,孔即使想退出几乎不可能了。
他也许可以保住自己的姓名;可是无论如何是无法保全妻子和女儿了。这样的惩罚、对于原罪的惩罚,不到位。小说中流露的、为孔的辩护词是,他太热爱自己的妻女了,所以为潘所左右。(潘为孔女出国留学提供了经济援助,单靠孔的工资,无法支付这笔巨大的开支)但是,这和他接近方韵、与潘的妹妹金盈近乎暧昧的相处和同居一室,都拆穿了他的西洋景。
小说隐含的逻辑推断是:对于早年原罪的惩罚,是孔武德中年结局的合理解释。
从这个角度上说,对于孔的预警,晚了30年。他早年的发迹,采取了不光明的手段,这为以后的人生结果,埋下了伏笔。
另一个角度的评论<<战友与毒药>>
周大新,长篇小说,《预警》,战友,毒药
周大新的长篇小说《预警》中的988部队作战局长孔德武(恐怕没有了道德?)没有被美色俘获,没有被金钱收买,却由于对于妻子和女儿的爱,更由于对于昔日战友的轻信和对其所谓的患有抑郁症妹妹的同情,坠入了苦难的深渊,不仅失去了由大校升迁为少将的机会,提前退休了,还成为国际恐怖组织获取核导弹资料的重要资源。
被昔日战友潘金盛(已经入澳大利亚国籍)注射了剧毒的SHE,而丧失了反抗和逃脱能力,若不是有人暗中相就,恐怕早已经死亡。由于轻信了30年前认识的战友会在多年后“无私”地为女儿出国留学提供经济支持,而走错了关键的一步棋。出于回报潘的心理,当潘的妹妹金盈需要在国内康复时,孔德武的支持有些过度——比如与该兄妹同居于青坳观以及部队小区附近。正是在青坳观,他的(半推半就的)不检点行为成为了日后老战友敲诈和要挟的资本。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断向深渊滑落的孔德武一直在撰写著作《现代战争的预警》,多次在梦中出现的亡父以及青坳观的道长,都对他的前景进行了“预警”。《现代战争的预警》的部分章节还让潘金盈阅读过,这成了他协助康复其“抑郁症”的一个手段。理论上清醒、现实中混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孔德武的纯粹军人思维方式,漏洞巨大,软点致命!
可怕的是,由于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潘金盛、金盈选择了逃离故国,并且甘愿与之为敌,这是值得那些加害于他们的(利用国家托付的权力胡作非为)“叛国者”深思的。问题是,那些迫害他们的人,名誉和地位没有受到一点触动。受害者成为施害者,目标竟然是昔日的战友。在这样的时候,看重情意的人就是自愿的服毒者了。
物质中的SHE有解药,效果快。精神上的SHE毒药,即使可以消解,也需要长久的时日。因为精神的解毒过程不仅是化学反映过程,还是社会和心理的消毒过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