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眼中只有“大师”的学术界 精选

已有 15626 次阅读 2009-10-28 07:28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师, 学术界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之说。

按照这种说法,国内高校算是已经走过“盖大楼”的阶段,正在快步进入“求大师”的阶段。

 

国内大学或科教界对“学术大师的祟奉”已经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而相对地,对一般科研人才则视如“草芥”也是不争的事实。

君不见河南农业大学为了引进学科领军人才,会出“1)聘任期内,除享受学校正常工资待遇外,每年给予生活补贴100万元。(2)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00万元。(3)组建以领军人物为首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并配备助手。(4)提供满足科研团队要求的实验平台与基地。(5)提供260平方米左右住房一套,连续工作满10年,产权归个人。(6)其它条件面议。”这样高的价码(见胡化广的博客《母校出手真大方!》: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0688),而普通的博士博士后的待遇连个零头都不如!

如此悬殊待遇决不止河南农大一家。这种现象预示着国内的人才引进已进入“眼中只有‘大师’”的阶段。这意味着不是“大师”的人才可能就不算“人才”,你只有拼到“大师”的位置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为什么高校会出如此高价来“求大师”,原因有三,试析如下:

首先,“大师”属稀缺资源,古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今有“小牛易得,大师难求”。稀缺资源自然需要高的价码。

其次,国内科教界的很多事情,非“大师”不能搞定。申请重点学科(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国家级、省级)等需要大师,就是弄个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也非大师不能搞定。而大学排名、官员的政绩需要这些硬杠杠,再说,所谓“政绩才是硬道理”(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0096),官员没有耐心去培养“大师”,也无法创造自主、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来吸引大师,你说,这些大学能不对大师如此重金“孜孜以求”吗?

 

“大师”有真大师,有伪大师(需要包装、作伪);“大师”有为钱来的(很可能“一女嫁多夫”,也可能捞钱后“孔雀东南飞”),有为事业来的。

大学“求大师”,有真求的,有假求的。有长久打算的,有短期计划的(可以“套现”,可以为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计划或重点什么树“大旗”、扯“虎皮”)。

 

 



“知识分子”大家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265547.html

上一篇:染色体工程和多倍体育种辩析
下一篇:土鳖受得了,海龟受不了
收藏 IP: .*| 热度|

48 陶代琴 李侠 张志东 黎在珣 刘全慧 孟津 胡良军 艾云灿 李传亮 郭向云 梁进 陈绥阳 赵明 王德华 罗帆 梁建华 吴飞鹏 钟炳 戴小华 杨秀海 刘立 李宁 马丽丹 吉宗祥 任国鹏 吕喆 盖鑫磊 关法春 苏红 魏东平 但卫华 苗元华 柳东阳 李志俊 李学宽 张水 唐常杰 刘晓瑭 刘子竞 钱伟 hao 侯振宇 juscojack jadl56 pingyuan zhouzl beer38 zhangshu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