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不要说没有警告:灾难大作《2012》(转载及点评)

已有 4630 次阅读 2009-10-12 10:50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预警, 灾难, 灾害链

《2012》确定引进内地 11月13日全球同步上映
http://ent.dbw.cn   2009-10-12 09:56:09
 
推荐
 
 
   

 

  罗兰·艾默里奇再次毁天灭地

  《2012》由哥伦比亚公司出品,罗兰·艾默里奇执导,与2004年的《后天》同属末世题材的灾难史诗片。艾默里奇与灾难片的渊源很深,从1996年的《独立日》到后来的《哥斯拉》 、《后天》,每次都能把灾难片中的灾难场面发挥到极致,此次也不例外——地震、海啸、飓风、岩浆等多重灾难的震撼效果都将一一呈现。

  著名演技派演员约翰·库萨克在本片中扮演一名科学家,担负起阻止玛雅文明预言的世界末日发生的重任。除他之外,阿曼达·皮特、丹尼·格洛弗以及切瓦特·埃加福特也在片中担任了重要角色。

  台湾宣传引热议

  10月3日,罗兰·艾默里奇和约翰·库萨克等主创为宣传本片访问台湾,并向媒体率先曝光了53分钟的电影片段,引发记者热议。有人大赞片中灾难场面令人叹为观止,更令人找回《天地大冲撞》(Deep Impact)般兼具感官与心灵上的震撼;但也有人认为电影有不少因剧情不合理而出现的笑场,略嫌电脑特效像游戏画面。不过不管怎么说,《2012》还是很有潜力成为今年冬季档最卖座的电影之一。

  网易娱乐10月11日讯 索尼哥伦比亚公司耗资2亿美元拍摄的灾难大作《2012》已经通过审查,确定引进国内。目前该片正在进行紧张的译制工作,将于11月13日与北美同步上映。
作者:    来源: 网易娱乐     编辑: 连冬雪

http://entertainment.dbw.cn/system/2009/10/12/052149386.shtml

                   为什么说2008年和2009年都是灾害年?

                              杨学祥,杨冬红

发表于 2009-2-13 7:58:41

 

2008年中国在1月遭遇罕见冰雪冻灾,在5月遭遇四川汶川8级地震;2008年末2009年初中国北方又遭遇5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严重自然灾害年年发生,这是为什么?

 

1940-2010年的轨道计算表明,由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和日月大潮变化周期合成一个近似为一年的周期,潮汐南北震荡在一年中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1月末至5月中下旬和8月初至11月初为低潮期,5月末6月初至7月末和11月末至1月中旬为高潮期。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大约有1-2周的前后波动,形成气候的突变(见表1)。由于春季的潮汐南北震荡处于低潮期,冷暖空气交汇动力不足;夏季的潮汐南北震荡处于高潮期,冷暖空气交汇动力强大。所以,春雨贵似油,夏雨遍地流。由于秋季的潮汐南北震荡处于低潮期,冷暖空气交汇温和轻柔;冬季的潮汐南北震荡处于高潮期,冷空气活动强烈。所以,秋高气爽,冬寒雪大。这是大气环流在冬夏以径向为主,在春秋以纬向为主的原因。

 

1 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与日月大潮周期叠加的强南北震荡周期有近似1年周期(杨冬红,杨学祥,2007

季节

弱潮汐南北震荡时期

冷空气活  

季节

     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

冷空气活 

           

           

冬春

夏秋

冬春

夏秋

1940  01 22  ~ 1940  05 10

1940  07 31  ~ 1940  11 18

1951  02 03  ~ 1951  05 09

1951  07 30  ~ 1951  11 16

1940  05 23  ~  1940  07 17

1940  12 01  ~  1941  01 11

1951  05 23  ~  1951  07 17

1951  11 30  ~  1952  01 10

注: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极大值的时差不超过3天时,定义当月为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由于日月大潮强度大于月亮近地潮,潮汐南北震荡以此周期的强度为最大,并由此确定一年四季的冷空气活动强度。

 

2  流感世界大流行年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叠加形成冬夏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杨冬红,杨学祥,2007

冬季强潮汐南北震荡

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

白赤

交角

旱涝灾害

厄尔尼诺

-

天数

-

天数

 

1955 11 30~1956 01 13

1956 11 03~1957 01 16

1957 11 22~1958 01 06

1958 11 26~1959 01 09

 

1967 12 02~1968 01 16

1968 11 20~1969 01 18

1969 11 24~1970 01 08

 

 

1975 11 19~1976 01 01

1976 11 21~1977 01 19

1977 11 26~1978 01 09

 

45

74

45

44

 

45

59

45

 

 

43

59

44

1955 05 22~1955 07 19

1956 05 10~1956 07 08

1957 05 14~1957 06 28

1958 05 19~1958 07 01

 

1967 05 24~1967 07 21

1968 05 27~1968 07 25

1969 05 31~1969 07 29

 

 

1975 05 11~1975 07 09

1976 05 14~1976 07 11

1977 05 18~1977 07 16

 

58

59

45

43

 

58

59

59

 

 

59

58

59

24.5

22.8

21.1

19.7

28.2

 

28.6

28.6

28.5

 

22.2

20.5

19.3

18.5

拉尼娜

拉尼娜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

 

拉尼娜

拉尼娜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

 

拉尼娜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

 

 

冬夏两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的持续天数一般为59天。关于冬夏两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的持续天数异常,我们只举出一个的事例:1956113~1957116冬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持续时间超长的74天,紧接着又发生45454344天的冬夏两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的持续天数异常,与之对应的是,19574~19588月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57-195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1957年中国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在流感世界爆发年的1957-19581968-19691977年都发生了冬夏两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的持续天数异常(见表2),其中以1957-1958年前后最为严重,流感爆发也有相同趋势。

 

过去我们仅仅知道太阳黑子活动有11年和22年周期,事实上,强潮汐也有11年和22年周期。交点月周期27.21天,朔望周期29.53天,合成周期803.5113天,合2.2014年。整数年约为22年。与太阳黑子22年磁周期一致。月亮近点月周期27.55天,与朔望周期合成813.5515天周期,合2.2274年周期。2.2014年和2.2273年合成4.906年周期。交点月周期27.21天和月亮近点月周期27.55天合成750.0855天,合2.0533年。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为13.6天、27.3天和18.6年。与朔望周期合成403.3798天和806.7596天周期,合1.1044年和2.208787年周期。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27.3天与月亮近点月周期27.55天合成752.115天,合2.059年。2.05332.20142.2087年合成9.98年。月亮近点周期27.55天,朔望周期29.53天,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为27.3天,三者合成22209.95595天周期,合60.8年。因此,潮汐有1.10042.05332.20142.20872.22744.99.9818.660.8年的基本周期。由此衍生的周期有4.95.59.810.31111.13719.962222.329.943133445555.5859.8877110179.6182.4186200205220年周期,与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见表3)有很好的对应性。

 

3 有关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据E. 布赖恩特,2004

  现象                           周期/

现象                             周期/

欧洲南风                          2.1- 2.2

热带对流风                        2.2

北半球上层西风的强度              2.2

厄尔尼诺事件                      2.2

北大西洋压力场(1871-1974年)     2.2

欧洲温度(1760~                 2.2

北美东部温度(1900~             2.2~2.5

北太平洋亚力场(1871-1974       5

英国降水量(1896-1975           5

太阳黑子数量                      5.5

厄尔尼诺事件                      5.5

南非排水量                        10

北大西洋压力场(1871-1974年)     11

全球暴雨                          11

中国干旱(1440~                 11

新西兰地区的气压                  11

印度干旱                          11

戴维斯海峡浮冰群                  11

厄尔尼诺事件                      11

太阳黑子                          11.2

北极对流层臭氧                    11.2

北极对流层温度                    11.12

北半球气压                        11~12

更新世冰纹层                      11~12

波罗的海海冰(1900-1995         11~14

加拿大平原干旱(1583~           18.6

美国大平原干旱(1805~           18.6

中国北部干旱(1582~             18.6

巴塔哥尼亚安第斯山干旱(1606~   18.6

尼罗河河谷干旱(622~            18.6

副热带高压的维度范围              19

太阳黑子(黑尔循环)              22

中国干旱(1440~                 22

印度洪水                          22

厄尔尼诺事件                      22

尼罗河河谷干旱                    77

放射性碳                    200

英格兰西南风(1340-1965   200

 

统计结果显示出22年的潮汐南北震荡强弱的近似周期。如,194919711993年;1945196719892011年。全年为弱潮汐南北震荡的年份有近似45年和9年重复周期,如,19401945194919531957年;200220062010年;1975198419932002。因为是近似周期,多数数据有1-2个月的误差变化。近似全年为弱潮汐南北震荡和近似全年为强潮汐南北震荡成强弱相间的22年周期分布。如,19401951*19621973*19841995*2006年;194919601971198219932004年。厄尔尼诺年也有近似的1122年周期。如,195119731995年;1965197619871998年。2009年可能是下一个厄尔尼诺年。拉尼娜也有11年周期,如,1974#1985#1996#2007可能是下一个拉尼娜年。与表3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潮汐、厄尔尼诺、拉尼娜的11年和22年周期,表明它们可能有相同的激发机制。

 

统计发现,气温、海温和强震都存在11年周期和22年周期的规律性变化。由于强潮汐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17],也可以混合海水,均衡不同深度海水温差,所以,用潮汐和太阳活动的11年和22年共振周期来解释气温、海温和地震的相应变化周期,比单独用太阳活动周期更有说服力。

 

4  2007-2018年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叠加形成季节性强潮汐南北震荡周期规律(杨冬红,杨学祥,2009

冬春弱潮汐南北震荡

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

夏秋弱潮汐

南北震荡

冬季强潮汐南北震荡

白赤

交角

-

- 日持续天数

-

- 持续天数

2008 02 03~05 08

2009 01 22~04 28

2010 01 12~05 01

2011 01 17~05 06

2012 01 20~04 25

2013 01 09~04 29

2014 01 13~05 03

2015 01 31~05 07

2016 02 05~05 10

2017 01 25~05 15

2018 02 12~06 01

2019 02 02~05 22

2020 02 19~05 26

05 20~07 03     44

05 24~07 07     44

05 14~07 12     59

05 17~07 15     59

05 06~07 04     59

05 10~07 08     59

05 15~07 12     58

05 18~07 31     74

05 22~07 20     59

05 26~07 23     58

06 14~08 11     58

06 03~08 01     59

06 06~08 03     58

07 15~11 02

07 19~10 22

07 22~11 09

08 09~10 30

07 16~11 02

07 20~11 20

07 23~11 10

08 10~11 15

07 31~12 02

08 05~11 22

08 22~11 26

08 12~11 29

08 16~12 03

2008 11 13~2009 01 11  59

2009 11 03~2010 01 01  59

2010 11 22~2011 01 04  43

2011 11 11~2012 01 09  59

2012 11 14~2012 12 28  44

2013 12 03~2014 01 01  29

2014 11 22~2015 01 20  59

2015 11 26~2016 01 24  59

2016 12 14~2017 01 12  29

2017 12 03~2018 01 31  59

2018 12 07~2019 01 21  44

2019 12 12~2020 02 09  58

2020 12 15~2021

28

27.1

25.8

24.2

22.5

20.9

19.5

18.6

19

20.1

21.6

23.2

24.9

注: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极大值的时差不超过3天时,定义当月为季节性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由于日月大潮强度大于月亮近地潮,潮汐南北震荡以此周期的强度为最大,并由此确定一年四季的冷空气活动强度。黑体字表示异常。

 

统计发现,气温、海温和强震都存在11年周期和22年周期的规律性变化。由于强潮汐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也可以混合海水均衡不同深度海水温差,所以,用潮汐和太阳活动的11年和22年周期来解释气温、海温和地震的相应变化周期,比单独用太阳活动周期更有说服力。

 

由表4可知,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2014年、2016-2017年和2018-2019年都是季节性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年,特别是2013-2014年、2015年和2016-2017年异常最大,应注意灾害的防范。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1982-1983年(强厄尔尼诺年)、1985年(强拉尼娜年)、1987年(强厄尔尼诺年)和1999年(强拉尼娜年)。

 

最近的计算结果表明,潮汐变化引起大气圈、海洋圈和岩石圈的扁率变化和差异旋转。在地球扁率变大时,赤道面的高速气流和洋流产生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由东向西运动,类似赤道东风带;在地球扁率变小时,大气和海洋赤道突起减小并向两极流动,在南北纬35度线以上的中高纬度地区,形成两极突起,南北纬62度线为最高值,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速度加快,类似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这一变化规律与星体大小以及形变规模无关。计算结果与全球风带分布完全符合。综合分析表明,太阳在赤道面,赤道东风加强,海洋南北赤道暖流加强;太阳在南北回归线,35度线以上的西风带加强,纬度60o左右南北两个多风暴带活动强烈,海洋的中纬度西风漂流带加强。月亮潮增强或减弱了这一效应。

 

赤道高空风向西的最大理论速度为442m/s,中纬度高空风向东的最大理论速度为339m/s,纬度60度高空风向东的最大理论速度为221m/s。实际上,由于流体间的角动量交换和阻力,高空风的实际速度要远远小于这个数值。

 

以上规律也适用于没有大陆阻挡的海洋环流,如南半球的海洋寒流——西风漂流带就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南极半岛与南美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就在南纬60度附近。南极海冰有120个月、60个月、48个月、26.7个月的变化周期,与潮汐10年、9.8年、5年、4年、2.2274年周期一一对应,表明潮汐变化引起的海流变化对南极海冰的影响。

 

尽管有大陆阻断,大西洋,印度洋,特别是覆盖半个地球的太平洋,也受到这一规律的影响,海洋环流方向与计算模式完全相同。因此,潮汐形变对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影响不可忽视。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2014年、2016-2017年和2018-2019年都是季节性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年,因而也是灾害频发年。这就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20世纪50-70年代曾有过表现:1952114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195739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60522智利发生9.5级地震,1964328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9.2级地震;中国60-70年代强震频发;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7-1958年、1968-1969年、1977年全球流感三次大流行。

 

我们必须严阵以待,任何侥幸心理都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参考文献

 

1.  E. 布赖恩特。气候过程和气候变化[M]。刘东生 等译。科学出版社,200411

2.  周秀骥, 陆龙骅 主编.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6. 2, 12, 44, 133, 380, 381~392.

3.  王在文, 李晓东. 2002, 太平洋海温演变的时空结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8(2): 350~357.

4.  郭增建,郭安宁,周可兴。地球物理灾害链。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111-114,146-158

5.  曲维政. 邓声贵. 黄菲. 张鑫. 张微. 深海温度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第四纪研究    2004243):285-292

6.  杨冬红 ,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14):5-12

7.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8.  杨冬红,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与预测.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8,2(5): 1-10

9.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10.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680-1685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mscience.org/blog/user_content.aspx?id=214716
本文关键词: 厄尔尼诺 拉尼娜 大气环流 海洋环流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61770.html

上一篇:西藏部分地区遭暴雪袭击积雪厚度超一米(转载及点评)
下一篇:尊重发明是一种科学态度
收藏 IP: .*| 热度|

3 刘玉平 王号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6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