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奔腾的野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eedom110110 上海大学法律学士、同济大学政治学士、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留意哲学博士;意大利马克·比亚吉基金会亚太部研究员

博文

国图百年---您所不知道的国家图书馆

已有 3778 次阅读 2009-9-17 14:4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国图百年 您所不知道的国家图书馆
       北京日报   
 

 

 

 

国图新馆内景

 

 

 

国家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国图的前身京师图书馆在什刹海北岸的广化寺中艰难草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国图从最初的几间衰草旧庙,发展到今天馆舍面积25万平方米,馆藏书刊、专藏2700万册(件)的世界藏书巨擘。

 

一百年间,她用书香滋养着国人;一百年间,她用坚守和执著完成了对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承诺。

 

在国图百年之际,我们带您走近国图,为您讲述一个您所不知道的国家图书馆。

 

【所有中文书全收藏】

 

320余件馆藏珍宝庆典展出】

 

走进国图新馆,立刻就会被周遭浩如烟海的藏书所震撼。国图业务管理处副处长毛雅君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年底,国图馆藏近2700万册,其中中文书600多万册,外文书300多万册,古籍专藏200多万册(件),各种期刊和报纸合订本1300多万册,还有为数众多的音像制品。国图的馆藏量在世界国家图书馆序列里,排名第5。并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几十万册的速度增加。

 

这么多的馆藏图书,每年是如何遴选入国图的呢?毛雅君告诉记者,所有的中文正式出版物国图全收,像政府报告、行业内部信息等非正式出版物国图也会有选择地收入。每年,入藏国图的中文图书在20万套左右,这当中也有不少粗制滥造的出版物,但国图还是会照单全收。毛雅君解释说,“这也反映了一个时期国家的文化现状。国图除了有藏书功能,还肩负着保存本国文化遗产的任务。”

 

虽然,全国出版社都有向国图缴送出版物的义务。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缴送率并不高。毛雅君告诉记者,每年全国出版的图书只有60%左右能够缴送到国图。一些价格相对较高的书,征缴起来就更加困难。一般来说,国图的藏书都是一式5套。这5套书分别入藏基藏库、保存本库、阅览室、外借室等书库,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借阅。

 

对于外文图书,国图则是有选择地收入。每年入藏国图的西文书有3万余套,日文书两 至三万套。以前,国图收入的外文书80%是科技方面的书籍,现在加大了人文类外文书的收藏比例。目前,二者的比例已基本相当。毛雅君说,外文书的选择途 径,主要有各大出版社的推荐,参考知名图书排行榜,馆际交换以及国内读者的需求等几类。目前,国图已经收藏了全世界100多个语种的图书。毛雅君说,有一 些国家赠送的小语种书籍,他们甚至都不认识。不过,她希望这些书,对于有特殊研究方向的读者能有所帮助。

 

320余件馆藏珍宝庆典展出】

 

与汗牛充栋的藏书相比,国图收藏的各种善本、古籍和金石拓片显得更加珍贵。本月2 日,为庆百岁寿辰,国图精心挑选了320余件馆藏珍宝,面向公众展出。展品分甲骨、敦煌遗书、宋元明清善本、舆图、老照片等十多个类别,有3000年前殷 商时期的甲骨,头回与公众见面的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解放初国图几经周折购得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稿。而素有“四大专藏”之称的《四库全书》、敦 煌遗书、《永乐大典》和《赵城金藏》,此次更是悉数登场。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陈红彦对记者说,相比国图为数众多的馆藏珍品,此次展出的展品,仅是九牛一毛。据统计,国图收藏的各种古籍善本、甲骨、敦煌遗书、西域文献、名家手稿、家谱等在内的特藏专藏合计200多万册(件)。其中,善本古籍27万多册。陈红彦说,国图收藏的中文古籍善本,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讲,都是世界第一。仅就宋元善本而言,目前存世的宋元善本有3000多部,国图就收藏了1675部。

 

要在这么多藏品中优中选优绝非易事。曾有人称《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和《赵城金藏》为国图四大“镇馆 之宝”,陈红彦并不赞成这种说法。“它们作为一个专门的古籍门类,数量比较大,传承过程比较富于传奇色彩,我们通常称它们为‘四大专藏’。殷商时期的甲 骨、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手稿、宋元以来许多碑帖等,可以称为国图镇馆之宝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它们的价值也无法简单的比较。”

 

陈红彦认为,此次展览非常难得。平时这些国宝都收藏在国图恒温恒湿的地下书库中。陈红彦说,如果没有展览,国图大部分“老人儿”也很难接近这些国宝。目前,国图的善本绝大部分已经被制作成缩微胶卷。如果读者需要查阅古籍,一般看缩微胶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善本搜集越来越难】

 

国图众多馆藏珍品的来源,除建馆初从清内阁大库等处继承的之外,更多的则来自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调拨、许多私人藏书家的捐赠,以及国图工作人员的多方搜求。上世纪50年代,周叔弢、傅增湘、刘体智等藏书大家的收藏都陆续或捐赠,或转让到了公藏单位。那一时期是私人藏书家向国图捐献善本古籍的高峰。

 

随着时间的推移,私人藏书家捐献的情况越来越少。上世纪90年代,国图也开始从文 物拍卖会上购买一些珍贵的古籍。不过近年来,文物市场日渐火爆,古籍善本的价格也节节攀升。陈红彦向记者举例说,1995年一册宋本《文苑英华》曾以 143万元成交,国图当时由于资金所限没有拍得。而最近,一册与这册《文苑英华》价值相当的宋本,则在拍卖会上拍出了600多万元的价格。

 

善本越来越稀少,价格日益水涨船高,以及民间藏家对善本的热情,都使国图搜集善本的工作越来越困难。

 

【众多服务项目不为人知】

 

除了善本,读者们最关心的要数图书馆的服务与馆藏利用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国图的服务越来越贴心了,可费用却越来越少了。

 

以办阅览证为例,新中国成立前进国图看书要买门票。解放以后改成了办借书证,但规定须有高中以上学历才能办理,并且要缴纳100元押金。而今,您只要有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就可以到国图办理借书证,而且押金也免了。

 

复印收费降低,则更使读者们拍手叫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张磊记得,2001 年,他到国图复印一页A4纸要0.5元,而当时大学图书馆里只要0.1元。那时,他在国图复印一本书往往要花一二百元。为了省钱他不得不通过馆际互借把书 借到学校图书馆后再复印。不过这个过程往往要耽误两周时间。现在,国图的复印费也降价了,张磊再也不用为复印一本书大费周章了。

 

此外,国图已经进行了10年之久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也将在明年完工。其实,读者们早已享受到数字图书馆的便利了。现在读者在家就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国图的图书目录。通过电子报纸触摸屏读者可以轻松翻阅报纸,就连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四库全书》这样的国宝,也能通过触摸屏一睹真容。

 

国图业务管理处副处长毛雅君对记者说:“其实国图的特色服务还有很多,但目前使用率却不是很高。”例如,新馆免费为读者开辟了5 个研究室。读者只要提前预约,就可以把自己的资料和国图的资料都带到研究室里工作。没有任何费用,也没有任何门槛,只要有第二代身份证的读者都可以预约。 毛雅君说:“国外有很多小课题组都是在图书馆提供的免费研究室中完成自己的课题报告的。”但国图的研究室自设立后却很少有人问津。“也许是大家还不太了 解。”毛雅君说。

 

链接

 

尘封的往事

 

为了纪念国图百年,《国家图书馆馆史》已经编写完毕。馆史编纂负责人之一朱天策告诉记者,为了能使这套《馆史》更具权威性,他们挖掘了大量一手资料。透过那些泛黄的纸页,国图百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一次次地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馆藏最初不到10万册

 

受几十年欧风东渐的影响,清末一些有识之士纷纷上书政府,效仿外国建立公共图书机构。1909年,宣统皇帝终于批准了学部的奏折,决定建立京师图书馆。

 

最初,京师图书馆选址在广化寺。据说,晚清重臣张之洞曾在此处藏书,而且广化寺毗邻什刹海靠近水源,图书最怕火灾,于是国图的最初馆址便选在了这座胡同深处的小庙里。

 

京师图书馆初建时,所藏图书主要取自国子监南学和内阁大库,包括明代文渊阁藏书和南宋辑熙殿珍本,还有敦煌遗书,一些著名私家藏书,以及各种金石拓本,总计不到10万册,并且全部为中国古代典籍,没有外文图书。

 

建馆的最初三年,京师图书馆并没有向公众开放,直到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才正式接待读者。

 

民国初年藏了不少连环画

 

1916年2月,京师图书馆向北洋政府教育部呈请仿照各国出版物缴送国立图书馆保存的通例,将所有在内务部立案的图书缴送一份到京师图书馆。内务部批准了京师图书馆的请求,此后京师图书馆便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收缴典藏全国出版物的职能。

 

时值新旧更替时期,全国各地出版的书数量有限,且印刷质量、纸张种类,五花八门。朱天策对记者说,从此次的特藏精品展就可以看出,与其他时期相比民国早期的馆藏质量并不高,甚至连一些小人儿书(连环画)都在入藏之列。虽然这一时期入藏国图的书数量不多,但五四时期的一些杂志、横排文字图书和用白话文书写的图书第一次有机会入藏国图。

 

抗日烽火中南运善本

 

1931年,当时已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国图,搬进了新落成的文津街馆(现为国图古籍馆),成为当时中国设施最完备的图书馆。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时局日益恶化,国图的有识之士们为馆内善本的安危忧心忡忡。1933年,经馆委会讨论决定将馆藏善本逐渐装箱封存。在馆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至1933年5月23日,共封装善本图书170箱、敦煌遗书47箱、内阁大库舆图13箱、金石拓片3箱,共计233箱,分四批寄存在北京德华银行、天津大陆银行以及华语学校三处。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这些寄存处也不是世外桃源了。1941年9月,在国图馆员钱存训和一位海关工作人员张某的共同努力下,102箱优中选优的善本书,化整为零,分10批运往美国。在战火弥漫的二战期间,这批珍贵的善本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得以保存。战后,这批善本书被运到了台湾。

 

南迁期间征集大量文献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退守西南,日军久攻不下。中国的西南部成为中日双方关注的焦点。地方志是一个地区最直接,也最集中的反映。为了了解西南地区的风土民情、地理特征,此时,搜集西南地方文献成为要务,连欧美各国对此也十分关心。

 

战争爆发后,国图也撤往西南,在重庆、昆明等地成立了办事处。国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文化机构,搜集整理西南地区地 方文献成为国图首当其冲的责任。冒着枪林弹雨,馆员们对西南各省地方志展开了抢救式的采访工作。特别是在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为了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文 化,编纂人万斯年在丽江驻扎了15个月,挖掘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地方文献。

 

1938年3月至1945年6月,国立北平图书馆入藏了四川方志276种、云南方志93种、贵州方志34种……此后这批珍贵的资料,成为研究西南民族语言、文化和历史制度极有价值的孤本文献。

 

口述

 

泡图书馆的日子

 

网络、电子书、掌上阅读……尽管现代社会人们已无需终日泡在图书馆里,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看书了。但还是有那样一批 人,执着地坐在图书馆中,沉浸在书香里。百年国图,如果没有这些读书人执着的身影,将是苍白、空洞的。让我们走近这些读书人,去聆听他们与图书馆的故事; 去感受一百年来,图书馆带给国人的心灵滋养……

 

何兆武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88岁

 

我头一次去北图(即国图,老读者还是习惯称之为“北图”)是文津街的老馆刚刚建成的时候,我父亲带我去看展览。那会儿我还是小学生呢,什么都不懂,只记得那次展览展出的是《四库全书》。

 

上中学以后我就经常去北图借书了。那时候,借书手续很简单,在学校领一张卡片,到北图盖个章就可以借书了。我在和平门的师大附中上学,家住辟才胡同,骑自行车十分钟就可以到图书馆。每个星期六下午没有课,吃完午饭我就骑车到图书馆去借书。一次可以借5本书,限期一个月。用不了一个月,我就看完了。那时候,图书馆是我最主要的知识来源。

 

北图的书更新得很快,很多最新的书和期刊那里都有。当时我主要借一些小说,还有就是一些知识性的书,朱光潜的《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还有王光祈介绍西洋音乐的书都是那时候看的。

 

那时候,图书馆人也少,建筑是中西合璧的,环境很优美。刚一进去是柏油路,自行车骑在上面没有声音,可是存车处前又是一段沙路,骑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音,非常有诗意,非常动人。那真是我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一段时光。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我们就离开了北平。

 

耿文学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74岁

 

1948年,为了我们兄弟上学,我父亲把全家迁到北京。那时候,我在南长街南口的北京六中上初 中,离北图很近,我们几个同学经常到那里复习功课。看门人很善良,虽然看我个子小,但每次都把我放进去。我上高中时,喜欢数学,经常在《数学通报》上解 题,答对的会在下一期上登出名字。几乎每期《数学通报》上都有我的名字。那时候,我感到解题真是一件极有乐趣的事儿。后来我考入清华电机系,每次期末我都 去北图备考。

 

我的科研工作始终没离开北图支持。即便是“文革”期间,这里也能看到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期刊。只不过,那时候到北图读书的人不多。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北图忽然热闹了,阅览室门口永远排着队。赶上国外科技新书展,一大清早人们就赶来,在门口等着了。

 

我退休十年了,还是喜欢来图书馆看书。现在,我儿子也搞科研,他喜欢在网上查资料,不过我还是觉得在图书馆查的资料扎实。

 

王景文

 

北京工商大学学生 21岁

 

我第一次去国图是2000年进行社会实践,帮助阅览室摆书。那时候,我是个初中生,还不能进国图看书,但第一次进国图我就被那里的气氛迷住了。那么多人在一起读书,大家都非常安静,非常自律。其实,摆书的工作挺枯燥的,但是就因为喜欢图书馆的氛围,我还是坚持去了一年。

 

高考以后,我办了一张国图的借书证,我第一次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进入国图。那个暑假,每天早上我都从五棵松的家里来国图看书、学习,从早上一直到下午。在这里好像看一天书也不知疲倦一样。

 

有一次,一个同学要查的一份资料哪里都没有,是我帮她在国图查到的。现在,年轻人都喜欢上网,很少来图书馆,即便来了,也是查了资料就走。反倒是一些老专家更喜欢泡图书馆。我希望年轻人也能多来这里看看书,因为泡图书馆的感觉真的很迷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2501-256171.html

上一篇:"SCI之父":不能以SCI论文数量评价科学水平
下一篇:两院院士会诊学术不端:SCI崇拜症遭专家批评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3 1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