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科学网以来短短一月间, 科学网上讨论关于中美大学教授的收入,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那是相当的醒目, 当时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后来发现好多成熟的想法已经被不同的博主点出来了,也就作罢。 这周看到
先特别支持一下
我想问几个问题,同时提供我的想法, 通过这种方式说说我的看法。
1. 为什么中国要建设一流大学?
这个基本是废话, 但是很重要。中国积贫积弱了几百年了, 重新崛起成为强大的国家, 需要先进的科技和扎实的技术作为支撑的必要条件。这一点, 大家都有共识吧?
2. 中国大学的现状如何?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哪里?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和美国,欧洲,日本是有不小的差距;和非洲比, 那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哈哈)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硬件软件都有。 不过,我认为有几个差距:
(1) 国家实力的差距。需要说吗?
(2) 体制的差异。中国更重要的领导挂帅, 行政决定主要, 技术基本靠边。也有人说这是个死结,归结到这个上头就无解了。但是正如一位博主所言, 大家都认识到了, 都讨论, 就会对这种情况形成压力, 或许五年, 或许10年, 或许20年, 说不定就有很大改善呢? 事在人为嘛。
(3) 师资的差距。
(4) 学生毕业和博后出站后出路的差距。中国的学生多, 但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今年尤其惨。毕业即失业。博士毕业又如何? 找不到工作的多的是。 举个例子, 我有个阿姨,湘雅的本科硕士,香港大学医学院博士,02年回北京只想找个6000的工作,找不到, 一怒之下到美国作博后了。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没有前途, 谁愿意累死累活拿个几百块念难念的博士?愿意献身科研的毕竟是极少数,(说实话实际生活中我是一个没见过,当然我是烂校毕业见的牛人少没有代表性。比较佩服的是袁隆平和钱学森这种的)。
(5) 教授的职业晋升机制的差距。
(6) 科研品质,道德风尚的差距。
国内的造假, 抄袭, 一稿多头真是让人怒火冲天。
但是, 现在有这些差距,不等于我们该放弃努力吧。当然也没有任何人在博文里说过我们只有放弃。 相反的, 大部分都是积极建设的发言。咱们国家这几百年起步晚, 也挨了几次打, 只有慢慢来了。
接下来说说关于科学网的讨论。
1. 屁股的问题?
讨论这个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博主们, 屁股坐在哪一边? 中国的木头椅子, 美国的皮沙发, 还是自己的小凳子上?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也是阅读别人文章首先要搞清的问题。作为一个愤青,虽然现在还在美国,但是我毫不讳言的说, 我很高兴大部分博主的屁股是坐在中国一边的,都是希望中国更好, 更强, 有好的, 世界一流的大学。(您说, 可不是么, 这样咱们就不用从小学英语, 长大考英语考试,毕业写英语论文,工作受英语折磨了?扯得有点远了。)同时也有极少的博主, 对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抱有悲观的情绪, 认为没什么机会, 各方面都比不上。(这个有没有机会比得上下面再说)。很难说他们的屁股在哪一边,但是不管怎样我认为他们还是值得争取的。关心这个问题, 就是一个关心中国发展的表现嘛。或者换个角度, 他们只是希望中国快快的有世界一流大学, 一旦发现差距有点大,有点失望, 有点丧气而已。
2. 中国有没有机会和可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这个我不知道,没有答案。 但是我想说的是, 无论条件多差,作为一个中国人,放弃了对自己国家的希望和信心, 也就等于放弃了自己。 当然, 这句话对于已经成为美国人了的专家学者不适用, 屁股变了嘛。如果因为条件差, 就认为什么都不可能,那我举举下面几个例子您说该怎么办? (1)1000年前的欧洲,技术全面落后中国, 那当时的欧洲人如果看到中国的盛况,怎么办? 自裁? (2)小日本一直以来,不是比中国落后,就是比俄国英国落后,打了几次仗输了, 1945战败后日本有什么?到明年65年, 人家不照样有了世界一流大学? (3)从清朝末年,到甲午, 到日本全面侵华,没剩几个省了,一穷二白,日本占领全中国,大家怎么办? 装备武器全面落后,不还是好起来了吗?现在的状况, 吃饱还行。这些都扯的有点远了, 不好意思啊。我只是想说: 输人不输阵, 何况不一定输。
当然,现在的中国人民还有一条路: 挪开屁股做美国沙发。 这个就是个人选择了, 不好多说什么。(多说会挨骂嘛)。
3. 中
有一种说法, 是这样的: 一个人越有钱, 代表他(她)对社会做的贡献越大。 这句话在别的国家不一定全对, 但在中国肯定不对, 至少因为很多中国特色的领导啊什么的也很有钱。 但是呢, 至少可以说, 做实业的人, 约有钱, 那对社会做的贡献越大。 比如说一个做皮包生意的, 他赚的钱多, 证明他卖出去的包多, 为很多人提供了便利, 贡献大。
中
4. 通过高薪引进一流
再说说人才引进吧。可能要得罪不少人了。但是就事论事, 也无所谓, 真小人
基本情况决定了人才引进要量力而行。 超高薪引进一进功成名就的著名教授,可以短期让学校名气大升。要承认他们是大牛,但是, 这匹教授基本上人到中年,很多已经脱离了科研一线了,作出特别前沿的课题的创造期可能不久就要结束了。与其这样, 不如引进年轻一点的,有潜力作出更大成就的青年科学家来组织团队发展。一旦成功, 不但是课题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自己培养人才机制上的成功。
在这个小地方待着, 没什么人聊天,说话退化了;也从来没写过长篇大论,文字完全是随意。 逻辑不清,文字混乱,辞不达意的地方很多。一孔之见,针对任何人,nothing personal. 大家讲究着看吧, 欢迎批评和纠正我的错误, 如果您认为我不对, 请指点我这个愤青,批评多的话下次写写工业和高校进一步提高自己。 谢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