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xiaojie09 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博文

印象野三坡之——竹筏体验

已有 3163 次阅读 2009-7-7 23:46 |个人分类:热爱自然|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3号中午百里峡返回途中,大巴来到某一渡,给大家赠送一个竹筏体验。每个竹筏最多只能两个大人一头一尾,孩子在中间。我心里有些敲鼓,说真的,上个游艇一晃悠,我都内心跟着颤抖不停。此刻想到如果是先生在的话,就好了。此刻只有我和高丹两个女将。 
     看着欣然异常渴望的眼神,我暗自深呼吸,豁出去一次,大不了就是个落水。刚才打听过了,水深1.20米,孩子也没有什么危险,就是个狼狈。
     按照服务人员的指示,欣然先坐到竹筏中间,她有点担心,但想做竹筏的决心太大,还是克服坐下来。我小心走到船尾,尽量减少晃动,减少孩子的恐慌。其实我是在强烈克服着自己的恐慌,尽量平静。还好顺利到达船尾。欣然还是害怕,我也有些不安,唯恐把握不住局面会有什么闪失,赶紧说:回去还来得及呢。回头看,欣然坚定说:不回去,要坐! 
    高丹在岸的这头,准备好了,拿着竹竿准备出发。两个船工商量好围绕着小河岸边,别往中间走,心有灵犀地知道随时准备掉进水里,赶紧上岸。 
    大概摇晃了几下,感觉好多了。试探着开始往稍微远处走,开始掌握方向。似乎找到一些感觉,来回几圈,决定靠岸。刚一靠岸,欣然提出还没坐够!看来胆子足够大了, 对船工也有信心了。于是向服务员提出距离集合时间还有半个小时,让我们再继续吧。 
    再次拿起竹竿时候,动作自由放松,喊一声:开船拉!唯一的乘客也稳稳地应着。此刻目标是更远处。站在船头,竹竿自由行动,水草微微摇摆。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那句诗: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此刻没有星光,有明媚的日光,一样充满想象的意境和截然不同的心情。
     眼看着过来的船只要和我们碰在一起,欣然有些紧张,对面的女士也沉不住气。我顺手把竹竿放在竹筏前面的水中撑住,停住了。对面传来赞叹声:看人家的技术,多好!赶紧谦虚几句:巧了,刚才还不行呢!随后信心倍增,开始尝试转圈运动,于是竹筏在水面开始转头。如果说我开车不动脑筋,没自信。这时面对1.20米的水深,我太自信了,超水平发挥。
        还剩十分钟到集合时间,我们开始靠岸。没有停在规定的区域内,服务员要亲自听过去。于是主动请缨,要求最后联系一下技术。熟练调转竹筏,顺利停到规定位置,保持规定姿势。服务员不禁夸赞:技术这么好,还用练呢!欣然恋恋不舍地看着竹筏,不愿离开。
     远处登涵和爸爸渐渐出现,父子俩人左右开弓,轮转竹竿,似皮划艇,溅起阵阵水花,颇有气势。甚是羡慕,同样的活动,父亲带给孩子的是力量和如此的不同。原来竹筏还可以这样划呢。想必先生下次同行,也可模仿一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600-242409.html

上一篇:印象野三坡之——百里峡游记
下一篇:视觉交响乐京剧《新白蛇传》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