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网开博将近两年,这是第一百篇博文,借这个机会我也发表几句开博感想。
博客者,网络日记也。有不少博客也的确如日记,每天事无巨细尽录之。其实我挺羡慕能这样写的博主,但我肯定做不到——首先我就不是那种能够坚持记日记的人,每次开始写日记用不了多久就停了,而且是没事的时候才有时间和心情写日记,真的有值得记的事了,往往反而没时间和心情写了。我的博客也如此,一忙就停,所以我虽然刚开始时也写过几篇见闻性质的博文,但后来就意识到没有时间写很多,估计以后只会偶尔为之。
有一些网友建议科学网博主们多写科学的内容,我也很同意。不过,实际上博客并不是很适合学术交流。我有时写点学术评论和科普,介绍一下宇宙学、天文学的一些基础知识、逸闻趣事和研究动向,这在我的文章中占的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有的朋友建议我多写这方面的内容,有一些网友也给我类似的留言。我当然会写,不过这些要写得有新意还是比较费时间和精力的。占了我博客文章大部分的,是关于科研、教育、文化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感想和评论,我想这也是科学网大多数博客的主要论题。现在的中国学术界,问题实在多,许多感想真可谓不吐不快。可喜的是,科学网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供正在实际从事科研工作的一线科研工作者们交流感想和意见。也许,这里发的一些牢骚也能作为民意传到领导耳朵里,起到一点实际作用,虽然对此不敢奢望。
这两天SCI公布了2008年期刊的影响因子,因此科学网上又在热议SCI。其实,博客发文有不少和发论文相似之处,大概上头条可以类比于发了Nature、Science,被编辑选入推荐文章可以类比于发了高影响因子期刊,点击率、推荐数大概类似于引用数,等等。所以,SCI 到底意义是什么,只要想想科学网博客的这些统计数字就可以了。某个话题热门,点击率就高,正如论文的选题如果是个热门领域就容易被引用。名人博客发文容易上头条,点击率也高,发论文也是一样。本来没有名气的呢?就某个题目常发论文的,哪怕创新并不多,让人们记住了名字,也会引用,博客也是如此。反之,发文少了,会被人们遗忘,点击率就不高。不断发文,连带着旧文也会被人点击。
有时自己花了时间和力气并自认为有价值的作品,实际上并不怎么受戴敬。有时随手写写的,反而引起关注和好评。是追求文章的点击率?还是追求自己的爱好,发出真实的声音?要说博客完全是为自己而写,不用管点击数,那未免显得太矫情了,事情没有绝对的,多数时候还是寻求某种平衡吧。做研究也是一样。不过,要想真正享受研究的过程和写作的乐趣,还是不要让这些外在的东西过多地影响自己的价值观吧。
在科学网开博的同时也看其他博主的文章,应该说增长了不少知识和见识,特别是有些博主丰富多彩的学术经历和人生阅历读来颇有兴味,比如说温景嵩先生、李建立先生、孟津先生等等。但是,近来我觉得科学网虽然博主人数在增加,博文的风格和题材上的多样性却似乎在渐渐减少。交流和互动固然是好事,但也不可避免导致相互趋同,也许编辑部应该注意多推荐一些风格、题材不同的作品,以鼓励大家标新立异。
最后说句完全是我个人主观的意见,也许会有人不同意:注册用户推荐博文里的文章固然也有不少好的,但往往良莠并呈,远远不及编辑部挑选的博文质量。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不知道,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也许可以作为民主有时不如独裁的例证。建议编辑部取消这个栏目。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61-240052.html
上一篇:
敦煌星图下一篇:
明天去首都科学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