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对中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孔子一生喜欢旅游和讲学,虽属饱学之士,但是为官时间并不是很多。按照史书记载,前后一共做过四年公职而已。
公元前501年,已过知天命之年,51岁的孔子初次为官,出任中都宰,此时的中都宰,按照行政级别划分的话,就是今天的县长。因此我今天的题目就是汶上最出名的县长孔子。
下面这张照片,是在汶上博物馆拍的,是民国时期一幅纪念孔子的画。
下面这张是汶上博物馆里面孔子像,去年好像有关部门还搞了个孔子标准像,不知道早年这张,是否符合标准。
孔子在汶上当政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大约一年多一点,但是据说政绩不错,‘行之一年四方则之,’‘中都大治,百姓安居乐业。’孔子也因此得到提拔,回到鲁国首都曲阜继续做官去了。
说孔子是汶上最出名的县长,可能无人争议,但是要说是第一任县长,可能大家就不是很了解了。下面我做个简单的说明。
汶上历史源远流长,商代属于厥国,周代称中都邑,但是没有建制,一直到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才算有了比较正式的县级单位建制,所以汶上县志,把孔子作为第一任县长,如今的县长已经是第268人。
中都县并没有延续很久,秦朝统一中国后,汶上大部分地方,都被并入东平州,无中都郡建制了,直到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前后,境内始置平陆县,隶属兖州东平国(还是属于东平领导,呵呵)。也有人认此为汶上建县之始。唐天宝元年(742)三月,恢复中都名称,移县城于今治。
中都被迫改名,说起来还和北京有关,公元1151年,金开始在北京营建都城,金贞元元年(1153年)建成迁都,称之为中都。与此同时,中都县更名汶阳县。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县,此为“汶上”专用地名之始,沿用至今。
孔子虽然在汶上只当年了一年多县长,但是对汶上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汶上自今有文庙建筑群, 文庙亦圣庙、孔庙。始建于唐开元十三(725)。长庆四年(824)县令邢审容首葺(原有碑记)。宋代李玠再葺,并刻御制“八行八刑”碑于其中。元代时权三葺之。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孔子63代孙孔贞宁迁居汶上,且因曲阜长支64世衍世衍圣公之爵(也有人认为,汶上的孔氏后裔,才是正宗的长子长),并加赐居汶各支世袭太 常寺、五经博士和六品官等官爵(品级均高于县令),故明清二代不断仿曲阜文庙形式予以修葺、扩建,形成以大成殿为主体的庞大建筑群。其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规模仅次于曲阜方庙建筑群。今存大成殿系明代建筑,长23.5米,宽13米,高11.6米,悬山式建筑,7楹32柱,单层飞檐,覆绿色琉璃瓦。
文庙估计长久以来就是汶上的文化教育管理机构所在地吧,我上学时候,文庙也是汶上县教育局和文化局的办公所在地,但是最近教育局建设了一个气派的现代化大楼,已经搬了出来,只有文化局还在那个院子里面办公。
因为孔家一支在汶上的缘故,汶上到解放前一直都有书院(我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书院虽然没有岳麓书院那样出名,但是还是培养了很多人才吧,我知道的其中一位,是汶上一中历史特级教师李平的父亲,解放前汶上书院毕业,后来做了泰安师专历史系的教授。
汶上书院所在地到现在为止,还是教育之地,不过名称改为汶上县实验小学,老一辈的人喜欢称书院小学 (书院和实验,是不是区别不大)。
补充,当今的汶上县长是个博士,估计是第一位博士县长无疑了,最近几十年比较出名的汶上县的县长,还有赵志浩,他后来曾经做过山东的省长和省委书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