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兄弟的观点我不再重复,我的支持也在评论中表明。
[12] 标题: |
发表评论人:liangjin [2009-6-8 13:18:02] |
我支持宝兄弟的工科思维论,但是这个论题还需要延深一下。好像这个论点引起学工科的不满,我想这不是宝兄弟的原意,他没有贬义工科思维。其实我们每个经过科学训练的人都倾向于某种思维方式,而且不自觉的把这种思维方式带进其它学科,有时是好事,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他山之石不能喧宾夺主代替本山之石。工科思维有其优越性,它是严谨的,程序的,客观的,相对静态的。特别是处理工程类问题是有效的。但对于复杂、多变、灰色、交互的问题,就有些力勉能支。宝兄弟的博文都有论述。其实宝兄弟客气了,我以为在政治上也应避免工科思维的局限性。当然这不是说工科出身的人不能搞政治,这是两码事。有科学训练同时有政治智慧,那搞政治就很精彩了。 博主回复:谢谢梁兄支持! 理解万岁! |
现在,我想进一步就“工科思维”展开我的观点。
先谈谈思维模式。什么是思维模式?所谓思维模式是指人们在处理外界信息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定势。其本质是连接思维对象、工具和主体间关系的相对定型化结构。是人们认识世界,处理事物和预测未来的一种习惯性方式。思维模式有天生的雏形,也有后天的改造,它与文化、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专业训练都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注重思维模式与专业训练的关系。
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思维是散漫的,无序的。基础的学习和生长的环境使思维模式得到基本塑型,而专业的训练使思维的某些方面得到强化。受教育与其说是获取知识,不如说更是进行思维训练。君不见,用人单位很多职位招人时多半要大学毕业生,很多时候并不十分在乎其知识面,而在乎的是其易改造程度。经过大学的学习,思维的某些方面已经得到强化,在灌以相应的业务知识,就会使聘用者者合用。另一方面,强行塑造统一固定的思维模式是另一个极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洗脑子”。
环顾周围的人,我想大家应该同意,每个人的思维模式有差别。大家很容易注意到周围的人和自己思维的差别,有人缜密,有人灵活,有人僵化,有人混乱。好多俗话也反映了这种差别,如“一根筋”,“少一窍”,“认死理”,“花岗岩脑袋”,“脑子进水”、“神经搭错”,“痴人说梦”,等等,等等。我是学理科的,考虑问题倾向于逻辑、严谨,但我却发现我的诗人朋友的跳跃思维给我很大的启发,我的工程师朋友的实际考量也使我受益匪浅。
接着,我们聊聊专业训练对思维模式的改造和强化。专业学习为思维模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专业的训练当然是为专业所需。例如。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文科人和理科人的差别。前者大气磅礴,洋洋洒洒,腾云驾雾;后者逻辑严格,脚踏实地,拘谨深入。就拿宝文的例子来说,我们要建一座大厦,先由建筑设计师设计。建筑设计师虽然应该有建筑的基本知识,但还应属艺术家即文科范畴,大可以天马行空,恣意构想。然而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必须得到建筑工程师的首肯。建筑工程师则应受工科训练,必须根据理科的力学、材料等理论研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据说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程师是天生的敌人,常常为一个角,一个洞大动干戈,后者从工艺、安全等因素考虑要砍掉,而前者觉得一砍就破坏了整体的美感,好像工程师要割自己的肉一样,拼命维护。等到终于掐够了,吵完架,达成一致意见后,下面的事情就由工程师主持执行工程,由工匠们一砖一瓦,完全按照图纸和程序实施完成。最终将想象落到实处,由艺术家的想象,工程师的蓝图变成一座、摸得着的大厦。而后面的过程,如宝兄弟所说,是不容许随意改动的。
这个过程中所有人的贡献都是重要的,缺乏任何一个环节,大厦都建不起来。所以门户之见和互相瞧不起都是可笑而有害的,应该摒弃。从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的环节需要不同的思维。建筑设计师的思维模式是想象,新奇,不拘一格的。力学理论家的思维是逻辑、严谨、实事求是的。而建筑工程师的思维是实际,具体,一丝不苟的。我们也容易看出,让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换位,大厦都建不美,建不牢,甚至建不成。
然后,我们研究一下思维模式的深化、拓展。我一直以为,要正视由于专业训练给自己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偏科”现象。别科的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其学科本身,对自己的学科也有借鉴作用。所以要虚心学习别科考虑问题的方式。具体说,文理科的人要克服反感工科“琐碎”的特点,学习工科的实际思维,而理工科的人要放下固有文科“没用”的偏见,学习文科的开放思维。工文科要丢弃认为理科“背书”的观念,学习理科的逻辑思维。
[3] 标题: |
发表评论人:liangjin [2009-5-14 7:16:36] |
不完全同意。优秀的科学家最重要的特性是创造,而创造性思维与人文素养直接相连。有道是“功夫在诗外”,这是对诗人说的,对其他人一样,也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在努力也是工匠,不能出大家。 博主回复:不知道怎么能够得到"创造性思维与人文素养直接相连"这样的结论?再者,你提到"“功夫在诗外”,这是对诗人说的,对其他人一样",请问为什么对诗人成立的东西就对其他人一样?还请指点. |
[4] 标题: |
发表评论人:liangjin [2009-5-14 12:24:49] |
谈不上指教,讨论而已。科学,狭义来说是理科,人文,狭义来说是文科。这两门课的很大差别是思维方式,理科严谨,乃趋“渊”,文科开阔,乃趋“博”。学习中的训练也就成型于此。所以两科的缺点也因之而来。文科不实,理科太紧。想一想,你的学科,我假定是理科,大家都是这样的训练,要只靠本学科学到的东东,是很难发现点什么。而如果你的人文素养高,就有文科的优点,思维开阔,跳跃,容易将一些关联度小的东西连起来思考,自然你的创造性就强。这就是我说的第一层意思。至于“功夫在诗外”,那是一种意境,说的是诗,绝不纯指诗。你的人文素养可以让你听出这句话的话外知音,这就是文课的思维方式。其中就有我谈到的前面那层意思。还有更多的意思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我的一个体会就是我上个评论说到的:只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在努力也是工匠,不能出大家。
博主回复:谢谢liang老师的回复.有几点跟您商讨一下:也许liangjin老师提到的"想一想,你的学科,我假定是理科,大家都是这样的训练,要只靠本学科学到的东东,是很难发现点什么"这点在几百年前是对的.但对于当今的学科,至少对于我从事的学科来讲是不恰当的.正如我在博文中提到的,现在的科学分科太细,能够掌握自己大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自己科研方向的具体知识对大多数人来讲已经是件很难的事情了.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能够把这些咚咚掌握了,idea是水到渠成的.不过很难想象在没有掌握这些的情况下,人文知识能够提供啥"创造性".说到这,我到想起了众多"预测地震"的大师来了,我觉着他们中不少人的"人文素养"挺高,至少没少读,要不然也很难想到用这些个咚咚来预测地震.可惜的是他们地震方面的知识有些欠缺,虽然搞出来的咚咚很有"创造性",但是有点"伪科学"的意思. 另外您提到"只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在努力也是工匠,不能出大家",这点我基本同意.但能真正做出开创性工作的大家又有几人呢?真正科研的主体是好的工匠吧,而我们现在是不是连好工匠都没有呢?
|
[5] 标题: |
发表评论人:liangjin [2009-5-15 18:48:58] |
1.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永远是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也别谈,但这并不与人文素养矛盾; 2.人文素养孕育你的想象力,想象力决定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优秀科学工作者必要的素质;没有这个素质,“idea”不会水到渠成,相反只能“follow"别人,不可能做出开创性的工作; 3.艰苦的专业训练的确很苦,任何科学、古今中外都一样,但这绝不是放弃人文素质培养的理由; 4.人文素养不是仅仅指养养花,拍拍照,而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和宽阔的思考,需要虚心学习,特别是哲学等人文科学,要一点点积累和培养,至少要有兴趣去了解。这对你专业的帮助是正面的,是磨刀的功夫。 5.创造性思维与伪科学不是一回事;伪科学的人文素质不一定高,恰恰相反,他们没什么素质,才会招摇撞骗; 6.“预测地震”我不懂,没有发言权,但我不赞成随便扣“伪科学”的帽子; 7.如果你把自己定位于工匠,我没有话说。毕竟科学工作需要大量的工匠,为这所大厦添砖加瓦,而工匠只能看懂蓝图,却不能设计蓝图。但我要说的是做一个好工匠也需要人文素养,不然你没有想象力,你的工作效率就不能比别人高。
博主回复:1."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永远是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也别谈,但这并不与人文素养矛盾",现在的问题恰恰是很多人的专业知识积累的并不够.这种情况下提高什么"人文素养"是不是有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人文素养会孕育想象力?我只是见过这个结论,不知道论据是啥呢? 3.同一,在科学素养还不够的时候提"人文素养"是不会走就想跑.我在文章中也说了,"也许对于"科学素养"和专业水平很高的诸位大师,答案是yes,但对于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NO."当然了,其前提是我觉着由于学科细化的原因,现在很多人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知识积累并不够. 4."这对你专业的帮助是正面的,是磨刀的功夫。" why? 我有与上面的第二点同样的疑问. 5."伪科学的人文素质不一定高,恰恰相反,他们没什么素质,才会招摇撞骗;" 他们确实素质不高,不过更多的是科学素质.至于其观点是否有创造性,我倒是持肯定态度的. 6.---- 7.不会走就会跑是违反发展规律的.抛开"人文素养"对科学家有无帮助不说,不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先,而去提倡"人文素养",是不是有些主次不分呢? |
|
[6] 标题: |
发表评论人:liangjin [2009-5-16 1:20:09] |
你的问题是非要把两件事分开来,这两件事不是互斥的,是互补的。人文素养不能等到你科学知识学完后再去培养,那就晚了。应从小开始。至于你非要找什么证据,就说明你理科太紧的缺点显现出来了。想象力是不需要证据的。 |
关于思维模式,还有几点要特别指出:1.专业性思维并不特指该专业的人所专有的思维,而只是该专业训练过程中容易形成的思维模式。工科人就有工科思维大概是宝文最招质疑的地方,但仔细读下,宝文并没有混淆这两件事;2.思维模式有固定的趋势,在某些方面用起来很灵,灵过几次容易陷入僵化的状态而难以接受别种模式;3.自己的思维模式一定有局限性,在讨论问题中要随时注意这种局限性,切不可有你的模式去评判世界上所有的事务;4.思维模式也有改造的可能。要包容、欣赏别的学科,时时注意学习它们的优点,以丰富自己的思维模式。5.某种思维在本领域也许就够用了,但越是大家,越是需要多模式思维。
最后,回到宝兄弟的问题,工科式思维到底适不适合教育和科研管理?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要把定义搞清楚,什么是工科式思维。从宝文中,我理解成由工科教育训练成的适用于工科的思维(不对请指正)。这种思维适用的对象是工科的对象即相对稳定,性质清楚的物。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思维应该是具有按图实施,程序操作的特性。
那么,再来看宝文中讨论的应用对象:教育和科研管理。教育也可以看成一个工程,对人才的培养,有工科的性质,然而培养的对象是人,不是物,所以绝对有文科的特性。这就表明纯粹的工科的思维是不适用的。那么再来看科研管理。科研有理科的性质,但科研成果的随机性和难预测性也难用程序化管理,从而工科思维在这儿也殆力难支。教育和科研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纯科”的思维都显得力不从心,所以需要多学科、多模式的思维。
所以我支持宝兄弟的观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46-238318.html
上一篇:
答辩博弈下一篇:
事业与家庭 -- 重贴二择一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