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和氏之璧--和玉平

已有 3121 次阅读 2009-5-29 11:05 |个人分类:诗词|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诗词

和氏之璧--和玉平

外石内玉无人知,
三献国宝有泪时。
玉在石中求善价,
祸福贤愚有谁识?

        网上资料: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以下部分文字译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逐出国都。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楚文王继位后,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34849.html

上一篇:洪都拉斯发生里氏7.1级地震 伤亡31人(转载)
下一篇:学人亭上祭屈原
收藏 IP: .*| 热度|

3 刘玉平 刘进平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