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讯台/科学新闻评论 Science and Media in Chin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hujun 一位科学记者的观察

博文

女生张春梅的新房

已有 4348 次阅读 2009-5-13 11:55 |个人分类:评论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堂嫂王桃推着张春梅走在放学路上。 @新华社 记者袁满、汪明丽报道

张春梅家的新房。 @科学公社ScienceComm

【记者手记】女生张春梅的新房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5月13日

    【《财经网》四川专稿/记者 李虎军】我犹豫许久,还是走进了张春梅家的板房。
  春梅是映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地震废墟中被埋68个小时获救,但永远失去了双腿。很多人通过新闻报道知道了这位小姑娘。
  到映秀镇做“5·12”地震一周年的采访之前,同事李微敖托我去看看春梅。但我担心,这会打扰她。这一年来,采访春梅的记者、看望春梅的好心人已经太多太多。
  在映秀采访的几天中,我不止一次听到了张春梅的名字。
  映秀小学语文组组长唐永忠当过春梅的班主任。唐老师说,春梅一开始心情不好,有调皮的同学却拿她双腿开玩笑,她就非常生气,和同学吵架。
  老师和同学对春梅都比较照顾。同学们会轮流推着轮椅上的春梅,搞集体活动时也尽量安排一些春梅能够参与的内容,比如打乒乓球,手工游戏等。
  春梅还学会了吹葫芦丝,在学校的葫芦丝吹奏大赛上凭借一曲《感恩的心》获得并列第一名。
  不过,在唐老师看来,地震给春梅和其他孩子心灵的创伤并未消失,“这可能是一辈子的烙印,只能让烙印慢慢变小。”
  在映秀镇黄家院村采访农房重建时,我碰巧看到了春梅家的新房。
  新房子很漂亮,木结构的,窗户以下是页岩砖。这种房子的抗震性能应该不错。
  春梅家在新房子里过了春节。春节期间,有人专门从外地跑来看她,还叫上村里其他几位映秀小学的学生,给春梅和同学们发新年礼物。
  由于黄家院村距离映秀中心镇区有十几公里,春梅平时还是住在中心镇区的板房社区里。
  我本来怕打扰春梅。但在离开映秀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我还是拎着一袋水果,去拜访了她。
  春梅的妈妈一听我是《财经》的记者,马上说出了李微敖的名字。春梅在重庆住院时,李微敖曾经受朋友之托,给她带去一个相机。
  一头短发的张春梅,坐在一张小桌子前画着什么。春梅的妈妈说,老师布置了黑板报,明天要交。
  画面中有一个大的方框,方框里又有整齐排列着一些小方框,一共有三行,每行有两个。
  我问春梅: “方框代表什么啊?”
  她抬起头,冲我笑了一下:“房子”。
  这时,春梅家来了一位客人,是她家以前的熟人。客人和春梅妈妈谈起地震中春梅班里遇难学生的人数。春梅插话,说客人提到的人数少了。
  然后,她埋下头又画了两栋房子。
  我担心影响春梅休息,没有再提什么问题,赶紧告别了春梅和她妈妈。
  我回头,看着板房温暖的灯光,在心里默默祝福春梅。■

@科学公社ScienceCom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8-231606.html

上一篇:重建“空中生命线”
下一篇:【记者手记】那些让人牵挂的学校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