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前几天的博文“关于陈至达的变形几何场理论”中,有读者说:不懂,读不明白。全部留言的深层含义是:如不能给读者讲明白,就是作者本身没搞明白。
在科学界,这种评价、思维方式在近十多年非常流行。因而有必要给予抨击。
A.就读者方向看,假定作者没问题。一般地说,读懂一篇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文需要一定的基础。
(A1)如基础不具备,则读不明白。一般地说,读者会放弃
(A2)如果读者自认为自己的基础没问题,但是实质上并不具备完备的基础,则会误解论文中的部分论点。此后,有两种典型的可能性:(1)就这部分论点进行反驳或改进;可能就此写论文并投稿。能否发表取决于审稿者的水平,如审稿者的基础水平远高于该投稿论文的作者,则会发现是投稿者理解错位,论文发表的可能性不大。反之,论文发表的可能性很大。(2)进一步的认为自己的基础没问题,从而加强自已的自以为是的心理。此后,很可能在以后的投稿论文被退稿时产生极端的被人为打击的心理。[这种情况在国内外都是很普遍的。也正是这种现象,导致登出此类论文多的期刊不被重视。很多办刊的博文谈到办好刊物的要点是有高水平的审稿群,由此引出的结论只能是:这类投稿论文太多。]
(A3)如果读者的基础的确没问题,则读者可能会欣赏该文的论点,或反对该文论点的某种潜在的东西。如读者就此论题写论文,对前者会正面引用,对后者会加以讨论(中性引用)或反驳(反面引用)。这类论文是被期待的。A3类论文是科学交流进步的主力论文之一。
B.就作者方向看,假定读者没问题。则,论文的不可读懂性表明:(B1)可能文笔不好,文不达意;(B2)作者没搞明白;(B3)作者把主观认识上的解释与客观上对现象的描述混为一谈;(B4)由于科学理论深度本身的局限性,论题的确还没有被科学界完全揭示,反映为论文的难读懂。[(B1)和(B2)类论文是审稿者和编辑部把关不够造成的。(B3)类论文是常见登出的,对科技进步没有贡献,是高级造假(可能是非故意的)。而(B4)类论文则有少量登出,是激发创新的潜在论文(B4类)。]
C.更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作者、读者都自认为自己的基础没问题,但是实质上都不具备完备的(深入的)基础。因而,对具体的概念或规律有不同的理解,而这类理解都并不完备。由此导致论文的学派性或有偏性分布。这类论文(C类)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论文。但是,其中的很多论文是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因而,被称为:文献的海洋。对科学研究工作者而言,很多人被术语海洋淹没。[我国作者的论文大多属于此类。因而数量大,但引用率低。]
D.很少见的现象是:作者、读者的基础都绝对没问题。作者认为应该能被读懂,而读者一时没读懂或认为没有必要努力去读懂。这类论文(D类)是创新的主力论文。登出该类论文多的期刊只有非常小的读者面。为解决单篇(单一学科)论文读者面小的问题,编辑部力图扩大学科覆盖面。此类期刊往往为大学科综合性的。[此类论文我国的作者和读者都非常少,这是与创新不足相联系的。既是创新不足的根源(读者非常少),也是创新不足的表象(作者非常少)。我国目前以登D类论文为主的期刊还没有形成。自称是大学科综合性的倒是有,但论文主体是非D类的]。
总上,“如不能给读者讲明白,就是作者本身没搞明白”作为评价、思维方式的结果只能是:(1)完全否定了D类论文;(2)排斥C类论文和B4类论文。结果,科学进步是缓慢的(保留了A3类论文)。
以上是就论文来谈的。在哲学上,该论点是纯粹的主观唯我论。因而,“如不能给读者讲明白,就是作者本身没搞明白”的评价、思维方式是非常错误的。
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只能是:
加强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与研究,提高科学界的基础科学的(普遍性)水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