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五月,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是母亲们的节日,也是儿女们的节日。
《诗经_卫风·伯兮》吟道:“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也,指母亲所住之北房。意即:我到哪儿弄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所住的屋子又谓萱堂,故以萱草涵义母爱。唐人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南宋词人叶梦得也有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中国传统文化视萱草为母亲的代称,萱草乃中国的母亲之花。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花
46年前与母亲在一起: 我4岁,妹妹1岁。家母五年前离世,无限怀念......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
(这一首是儿子悼念父母的诗。诗人痛惜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报恩德于万一)
附录:美文一篇
母亲花
鲍安顺
科学时报 2007-5-10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751023321906179126.html?id=179126
童年看了电影《苦菜花》后,剧中勤劳善良的母亲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于是我一直认为苦菜花代表了母亲,一种童稚的感悟让我体察到山野之间的母亲形象——于是灿烂的苦菜花就成了我第一记忆中的母亲花。
后来从朝鲜故事片中知道了一种花叫金达莱,还有电影里阿妈尼的称谓。白发勤劳的阿妈尼手捧着一大捧金达莱花,站在朝鲜的上甘岭上。于是我有了一种特殊的意识——认为这种花就是朝鲜的母亲花。其实金达莱又名无穷花,即中国的兴安杜鹃。金达莱的原意是长久开放的花——朝鲜人民以它象征长久的繁荣。有一句话说:“朝鲜的金达莱就是中国的红杜鹃。”同样具有诗意的花,也同样蕴含着中朝母亲之心的高尚与赤诚。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名“金针”、“谖草”、“丹棘”、“疗愁”、“宜男草”、“川草花”、“忘忧草”。诗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之意也就是指母亲之意。称萱草为忘忧草,是《博物志》中记载:“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萱草称宜男草,因民间有一传说:妇女怀孕时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会生男孩。萱草称金针花,是广东人的习惯叫法,同时在《本草纲目》也有记录:“今东人采其花而货之,名为黄花菜。又其花丝细长,状如古时金针,又名金针菜。”据传说,华佗行医到江苏泗阳,迷梦中有一仙人放了一把金针在他胸口,醒来后他把这把金针送给了当地人,自己立刻化成了一束金光成仙而去——与此同时,大地上萱草花开得漫山遍野。其实在日本,称萱草花为健脑菜,并被列为植物性食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健脑食品之一。其实萱草花因为有着较丰富的药用价值,从而载入各类文籍要典。
关于萱草花的诗文很多。唐玄宗就在兴庆宫中栽种萱草,于是有文人做讥讽诗:“清萱到处碧餰餰,兴庆宫前色倍含;借问皇家何种此?太平天子要宜男。”唐朝的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陶潜也有一首写萱草饮酒诗:“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另外苏东坡、曹植、夏侯湛等文化名人,也纷纷为萱草花写诗作赋——萱草花所蕴含的慈母之意和游子(宜男)之情,相得益彰地成为一种文化情结。
另一种母亲花叫石竹花,也就是西方许多国家推崇的母亲花——康乃馨。这种花的品种有中国石竹、美国石竹(又叫五彩石竹)、香石竹等。石竹花之所以成为许多国家纪念母亲节的标志和慈母的象征,主要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的“母亲节”纪念邮票有关——邮票图案画有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交放在膝上,默默地凝视着面前插在瓶中的一束鲜艳美丽的花——石竹花。从那以后,有些国家还规定:母亲节这一天,母亲健在的人佩戴红石竹花,母亲已去世的人佩戴白石竹花。
在中国,早就有文人写石竹花了。唐代诗人司空曙诗云:“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写出了石竹花争芳吐艳的繁花多色之美。宋朝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石竹花》一诗写道:“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芬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思赏,可怜亦能度春风。”借石竹花表达了优美的人生情绪,也显示出一种春风花色中的诗美境界。
石竹花以它平凡的气度和精神,早就在中国成为了母亲的象征——成为了母亲花。因为在中国东北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一个大山里有一位叫石竹妈的女人,年轻时丧夫,她独自养育儿子石竹长大成人,可是儿子却得了病,因而不能正常生活,也不能娶妻生子。石竹妈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四方救治,爬山涉水历经了千辛万苦,后来经仙姑指点采得了石竹花。用石竹花熬汤给儿子喝后,终于治好了他的病。于是民间有一种花叫“石竹妈的花”,后来叫顺口便成了“石竹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