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先生赛先生叶炜先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weixiansheng 人文、科学、民主、自由。 这是本博客的定位。常来坐坐。

博文

对话余光中

已有 3842 次阅读 2008-10-20 15:11 |个人分类:人文思想

 

 

    自我定位
    三分之二的作家三分之一的学者我开始是从诗入手,后来晚几年才写散文,开始把散文认为是副产品。可是后来散文写得认真了,读者也很多,受到肯定,所以,诗和散文是我的两个眼睛,必须同时运用才看到一个立体的世界。那么同时呢,我自己分析自己,我是三分之二的作家三分之一的学者,这个学者是什么意义呢,因为我写评论,我又做翻译,这两样东西要靠学者的修养。这当然也要靠作家修养,诗歌散文的创作是作家的事。所以我从事的这四种文体写作,跟创作跟学问都有点关系,不过我觉得三分之二是在作家,三分之一是在学者。关于诗歌新诗选即将出版余光中先生说,我从台湾到大陆,最早是在1992年,到现在已经16年了,前后出书恐怕有20本左右。这里面的种类很多元,有翻译,也有评论,也有散文,也有诗歌,所以加起来至少有二十种之多,有的编印得比较好,有的比较差。
  今年还会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一本,因为我是南大的校友,他们会帮我一本诗选,这个诗选是以怀古跟乡愁为主题的,大约会在今年五月出版。大陆的媒体都叫我诗人,可是早年我出书大多都是散文,近年来诗集才慢慢多些。
  《乡愁》变成了一张名片
  这首诗我写的时候只花了20分钟,所以有人说你的才思如此敏捷,我说那也不是,这种感觉我有20年了,不过正好我找到一个出口,就把它拖出来了。当时我写也没有想到它能不胫而走,“小兵”立了大功。所以现在大家很容易贴标签,说我是一个乡愁诗人。我还有很多别的诗,比如写亲情了爱情了友情了,写人物了、写山水了都有,(甚至有一些写道家的、佛家的都有。可是很多读者跟我打交道也就仅有那首诗了。现在是变成了我的一张名片,反而把我的脸给遮住了。只见名片而不见其人。
  诗歌的小众化不可怕
  谈到大陆诗坛现状,余光中先生说大陆诗坛我不是很了解,因为大陆诗刊很多。大概最早介绍我的诗刊是成都的《星星》诗刊,最近我有很多诗发表在南京的《扬子江》诗刊,当然北京的《诗刊》也发表过。好像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真可谓是诗派林立啊,最早当然是朦胧诗了,朦胧诗人我见过舒婷,北岛。朦胧诗最后呢,诗派很多,主张也不一样,风格也不一样,必须要在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出一个流向来。
  现在问题倒不是诗派如何,而是诗歌的边缘化,整个的文学市场也被流行诗所推挤,所以诗变成小众的东西,我觉得小众也无所谓。我们现在回顾唐诗,真正大众化的,究竟有多少?就白居易是大众的,或者宋朝的柳永大众化的,那么像李后主就是小众化的,唐诗三百首都没有把他纳入,可是李后主还是一直传到今日啊。问题是如果连小众都守不住的话,那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诗人本身应该反省
  诗歌的命运当然是有起伏,目前看来呢,诗运不是很畅,当然是跟媒体有关系,跟书的市场、取向也有关系,可是我觉得诗人本身也应该反省一下:为什么接受诗的人不多,自已是不是可以把诗写得更雅俗共赏一点?如果能够写得更雅俗共赏,让一般读者更容易接受,那也许诗运会打开一点局面。
  很坦白地说,我觉得现在诗的问题,我不仅指的是中国大陆,还有台湾香港,或者新马的华人诗人等等。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呢?是诗歌的平衡。在我们上一个世纪的20年代,那个时候新月派是格律诗。格律诗写久了以后好像有一个问题,就是太整齐了,太整齐了就失去了活力,过分整齐缺少变化,这就是格律化的问题。因此30年代就兴起了自由诗,那么自由诗当然就是从格律诗的过分“韵文化”里面跳出来,得到自由,可是呢,在另外一方面,跳出来“韵文化”又跳进了“散文化”,问题就在这。因此现在的诗人,要考虑如何避免过分整齐的格律化、韵文化,如何避免太散漫的散文化,如果能够取得一个平衡,整齐之中有变化,变化之中不失其秩序,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假如不能克服这一点,不能取得一个平衡,那么诗运会继续不畅,小而言之,就是个别的诗人诗集没有销路,没有读者,大而言之,这个诗运会受到阻碍。
  诗歌的黄金时代目前没可能
  诗歌的黄金时代将来有可能实现,不过目前来说没可能,或者说还很难指望。现在整个文化界所遇到的问题很多,因为网络开辟了另外的一个阅读空间,所以大家也不读报纸也不读杂志。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作品,也不需要编辑的取舍等等,你说这个诗歌的标准在哪?这是一个问题。平面媒体跟网络好像互不相通,这也是问题。
  还有一个基本的问题,现在我们的读者越来越少,听众越来越多,观众越来越多。我觉得做一个读者比做一个听众或者观众要更加难能可贵,为什么?第一他语文要有一定的修养,他要通过语文来读一篇作品。语文是用一个抽象的符号来表达一个具体的经验,所以你的语文水平要相当够。语文水平并不是认识多少字,而是碰到的典故你知不知道,碰到的历史背景你知不知道,碰到的象征、影射你知不知道,所以这个对读者的要求比较高。读者要能通过这个抽象的语文,把这个语文背后的经验能够抓到,这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听众、普通的观众坐在戏院里面或者坐在电视机前、电脑前面那么简单。比较起来,做一个听众和观众比较被动,读者比较主动,要多花脑筋多运用想象力。你看电视,孙悟空来了,猪八戒来了,它就在你面前吧,可是你要是通过文字,你要想象猪八戒什么样子孙悟空又如何翻一个筋斗,你的想象力要多运用要多体会。
  奥斯维辛之后不见得没有诗
  奥斯维辛之后不见得就没有诗了,现在还有诗的嘛,现在还有人在写也还有人在看,也还有人办诗歌朗诵。人类的浩劫是不断的,可是人的精神还是不断地在克服,在死里求生,败而复活,就像海明威写的那个《老人与海》一样,可以被打倒可是不会屈服。我们经历了很多次浩劫,大概文革的时候不能想象有一天还有文学吧,可是现在不还是有文学的嘛。像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时候,清教徒是很反对戏剧的,所以英国有18年任何戏都不能上演,戏剧就中断了。可后来不是又恢复了?这就是人类文化的可贵。关于散文诗意的幽默幽默在我的诗里表现过,散文里也有,有的是整篇散文都以这个为基调,也有的并不是特别讲幽默,有一段或有一句。我觉得幽默应该是很自然的流露,我也说过幽默是丰富的想象力加好奇的心理,在很健康活泼的情况下自然流露,并不是刻意追求灵光一闪就发生的事情,所以幽默不能刻意去做。钱钟书他很有趣,他批评两个大作家,其中一个就是鲁迅,太严肃了。钱钟书的散文里也常有幽默,围城里也这样写。而林语堂就太想幽默了。我觉得大作家未必要幽默,但我更喜欢有幽默感的大作家。因为很多伟大作家他是不幽默的,大艺术家也不是很幽默,我就觉得梵高就不怎么幽默,但他还是一个大艺术家。托尔斯泰也不是很幽默,雪莱也不是很幽默,也不妨碍成为大作家大艺术家。可能有幽默的作家更容易亲近一点。
  诗歌和散文的差异不是绝对的
  诗歌和散文有很大的差异,但不是绝对的。大致上讲呢,诗是更能够抒情,散文有时候可以说理可以议论,也可以叙事。散文的功用好像比诗要多,可是诗的强度更大。诗的抒情的力比较足,同时呢,诗是比较简短而精练的,所以抒情起来比较快,比较强烈。散文是比较长一点,可以讲得复杂一点,比如说吧,苏东坡的作品,他写前后赤壁赋,当然是美文了,但是他毕竟还有跟读者维持的一个很清醒的关系,而且他要交代现实的这一面,所谓现实呢就是时间空间构成的一种东西,因此《前赤壁赋》就会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这个时间,苏子与客。周游于赤壁之下,他先交代了一下,然后才想到曹孟德怎么样,最后他又回到现实……他的这个框架还是有点现实感。
  可是他写起诗来写起词来就不一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马上就跳进去了。所以我觉得呢,欲抒其情啊,宜于用诗,欲记其事呢,用散文比较方便一点。那么你如果去郊游写诗的话,不能够罗罗嗦嗦讲一大堆事情,写散文的话,还可以转来转去,把事情完全讲清楚,是不太一样的。我自己有时候也有同样的一个经验,诗写过了,我觉得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记下来,就用散文再写一遍。
  二十年来的散文热
  因为改革开放的关系,这20年创作当然是比较有自由的空间,同时也因为不那么强调要健康写实了、社会主义了等等,所以作家有充分的空间自由地发挥。最近浩然去世了,浩然是小说家,他在那个年代就是一个“大师”,仅有独存的,现在回顾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那个年代大概最受欢迎的两个散文家就是秦牧和杨朔了,尤其杨朔主题正确,言语也比较明朗,当时也是在那个环境之下,这样子的散文就比较有代表性。现在读者大概不满足仅有这样一种样式的散文了,所以就有了余秋雨的长篇文化散文,也有了钱钟书夫人杨绛女士比较生活的亲切的、同时读者也接受的散文。这20年的散文我看的并不是很多,我所看的散文选集,往往也把我的选进去了,书就寄给我了。其实大杂志都有登散文,像上海的《收获》,湖南不是出了《文学家》吗。我比较接触的是上海周泽雄的散文,他的理论也很有趣。现在台湾专业散文越来越多,什么叫专业散文呢?它写某一种职业,比如旅游,就有很多人来写,或者专写女性的世界。这种散文和小说在大陆的杂志上面也看到很多。
  古文和生活息息相关
  此外,读者要懂得一点古文。也许有人会问:文言和我有什么关系?最近一百年就已经废止了。没有这么简单。我常常在演讲的时候问听众:你觉得平仄对你有没有关系?他说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对对子,我又不写七言律诗,我管平仄干什么。我说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中国人开口讲张三李四不讲张四李三?他们答不出来。我说这就是平仄的关系。四字成语它有一个原则就是简单、对仗、铿锵,那对仗跟铿锵就牵涉到一个平仄的问题,张三是平声,李四是仄声,张四李三就乱点儿。同样的我们说千方百计是平平仄仄,对不对,这个千辛万苦是平平仄仄,我们没有讲千苦万辛也没有讲千计百方,这个就是常理。中文一个基本的美学在里面,如果你这一点没有把握到,你根本不要想做一个好的作家。平仄还在控制我们日常口语的平衡,所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关于文学奖
  汉学家的话没有那么重要
  针对一些汉学家说中国当代文学问题很多,余光中先生认为这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他说,我想一个真正的作家也不是为了让外国人垂青而写作,所以一个欧洲人、一个美国人对我们的评价没有那么重要。至于说中国没有散文没有什么好的文学,这是胡说八道,不可以这样讲的。我们也可以说你们德国也没有产生什么了不起的作家,不能毫无根据地这样说来说去。我觉得中国人要自信一点,不能因为瑞典人说你不好你就不好了。他们的话没有这么重要。同时我觉得,我们对诺贝尔奖也不要那么看重,我一直的看法就是不要把诺贝尔奖看作世界文学奖,把它当作西方文学奖就比较好一些。因为它主要就是给西方语系的,偶尔给东方。世界有十几亿华人,华人作家遍布世界各地,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一个大奖。建立一个我们自己的评奖标准,而不一定要靠18个瑞典老头在那里指指点点。
  屈原得到诺贝尔奖会怎样
  文学奖既是幸运之星,又是死亡之吻,这个话也不是我开始讲的,西方早就有这样的说法。西方有些作家得了诺贝尔奖之后,就江郎才尽,无以为继。最有名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川端康成,一个就是海明威,两个人都是得了奖之后自杀。这个就很奇怪吧,功成名就还有什么遗憾的?那是他江郎才尽了,至少海明威是这样,川端康成的历史我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自杀是发生在得诺贝尔奖之后,这也是很奇怪的。我今天上午在研讨会闭幕典礼上还讲到,如果屈原在投江之前得到诺贝尔奖,他是不是就要考虑不去投江了?
  作家要能够经受得住成功的考验
  作家要能够经受得住成功的考验,挫折当然是每个作家都有的,成功之后也许就无以为继,也不会更上层楼,也可能就变成江郎才尽,或者说呢,你成名之后你有了一些读者甚至粉丝,你怕失去他们就不敢改弦更张,就墨守原来的风格,这样就会固步自封。我想一个作家跟任何艺术家一样,应该比一般的人更容易厌倦他固有的风格,因此不断地征服也不断地舍弃。冯至有首诗写的很好,我不记得是他还是卞之琳,总之是说艺术家像一只老鹰在天上飞,不断地征服不断地放弃,因为它要飞;你不能征服这片天空就坐定了,那它就要掉下来。关于家庭四个“假想敌”我的那篇四个假想敌的散文,写的时候正是我的几个宝贝女儿都十几岁的时候,都是可以交男朋友的时候,也就是我的“忧患意识”开始的时候。我这样写来,表面上很紧张,其实我也是在幽默,也在反躬自嘲。可是呢,我在演讲的时候也常有读者问,你这四个假想敌出现了没?我说是一场虚惊,就出现了两个,还有两个没有结婚。因为现在的女性都很独立,经济独立,知识也很独立,认为人生的归宿未必借由婚姻来实现,有时候结婚也未必比单身就幸福,所以我这四个女儿里面还有两个没有(结婚)。我们也不刻意要把她推向文学,她们当然因为家庭背景的关系,家里就有这些书,文学艺术的书,来往的客人也都是文人学者比较多,当然从小就把她们影响了,她们有这种心理的习惯跟取向。所以呢,我的大女儿是学艺术史的,她帮一些画家写序言,也翻译了好些艺术方面的书。二女儿是学英国文学的,她跟我在大学里面是同事,同行。三女儿呢,,刻意跟老爸分道扬镳,她的学士学位是历史,硕士学位是传播,博士学位是市场学,我叫她柳三变。最小的女儿是学设计的,美学的设计。
  和夫人讲四川话因为感情
  我讲四川话是因为感情,因为在抗战的时代我在四川读中学。那时候我在重庆读中学,我夫人在乐山读小学,当然没有见面,因为交通不方便;可是后来我们见面之后一开口就讲四川话,所以一直讲到现在,就没有改口讲普通话。
  我们夫妻两个有很多同好,我们都很喜欢音乐也很喜欢艺术,尤其是绘画,所以我们家里CD之类或者绘画的图书很多,再加上我们的女儿也有这种爱好,游弋其中我们觉得很有乐趣。至于行动方面,我们喜欢旅行,我现在每天还是开车的,那是十年前我们去欧洲,往往就租车来开,在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都开过车。今年夏天我们三代同堂要飞到阿姆斯特丹去,然后三代都上一艘油轮到挪威去看冰川,因为全世界的冰都在化了,不看要没有机会了。
  第三代不可能做我的读者
  我的第三代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不过很遗憾的,他们不可能做我的读者,因为他们中文太差了。关于徐州化战争为文化徐州当然在历史上是大大有名了,逐鹿中原就是从这儿开始,八方豪侠汇中州。不过我这次来呢,并不是来参加逐鹿,不要参加战争,听说五千年有五千次战争,很频繁。我是来从事文化的活动,所以有人要题字,我就题了两句歪诗,也不成对子:自古英雄争沛郡,惟今众彦汇徐州。我希望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化战争为文化。徐州除了古代的英雄出很多,现在也出了很多伟大的人物,像李可染,大画家,我们都引以为豪的。(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22-202785.html

上一篇:挂牌“大师”余秋雨的成长“神话”
下一篇:对话著名作家赵本夫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