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4月23日南京大学小百合网站网友billw发文如下:
“标题: 刚刚在浦口教学楼三区看到的让我深受触动一幕
刚刚大约18点35分的时候我从三区某教室经过,看到里面仅有一老师在用教室电脑(其实我当时以为是后勤工作人员)。我进去准备找个座位坐下自习,他看了看我问:“你是来上课的吗?”我愕然说:“不是,这教室有课是吗?”他点头,神色黯然。我当时一晕,尴尬~很同情他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闪人电阅发帖以纪念。不扯了,抓紧时间找教室自习去。”
这篇帖子在网上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让很多当下的或者过往的大学生感慨唏嘘一番,之后又风平浪静,日起日落如常延伸。
中国的大学出现这种盛况绝对不是个别现象。除开必修课和所谓的指定选修课之外,一般公选课和很多专业选修课只有几个学生、一个学生甚至没有学生上课的现象不能说比比皆是,却也是十分常见。放眼望去,偌大一个教室只有上课教师面对空空的座位、神情落寞黯然。这种景象相信很多大学开公选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老师或多或少有所体会。
我们来看看网络上出现的历史遗留镜头:
1,“南大某老师好象面对只有三个学生,照样风度翩翩地讲课。这位老师好象是金融系的,叫姜宁。”
2,当年季羡林回忆说德国教授严谨(或是理解为古板):即便一个学生也没到场,他仍然会对着空旷的课堂一丝不苟地上课。
3,一位网友说:“偶这个老师对着八个学生也伪装很翩翩的讲过课呀,满额应该是九十多人。”
4,“要学习牛顿啊。他老人家的课也是基本上没人听的(太先进了,没人听得懂);每当教室里空无一人的时候,牛顿都会面对黑板,面不改色地讲15分钟,然后走人。”
5,“我有一次在2区201教室自习,结果有讲座。台下只有五个人,包括来自习的我,至于其他人的目的就不好说了,而且全部坐在教室后半部……。但那老师居然就这么讲了……。”
6,“全校公选科《天文学史》,萧老师讲授。从开学第二周到现在,这门课最辉煌时也才7、8个人。10月8日星期六,补上12号周三的课。4点钟我准时走进教室,就我一个人,萧老师在讲台上准备PPT和幻灯机。也不知其他同学是忘记了今天补上周三的课呢,还是本意就不想来了。又等了5分钟,还是没有人来。我以为这次选修课会取消,谁知萧老师笑了笑:‘我们上课吧’。这堂课让我难忘,能有幸经历这种小概率事件,本科四年也不枉费。”
7,网友sparke在其博客上说:今天第一次去上一门required course(必修课)。虽然之前已经被告知只有两个学生,但是上的时候还是着实让我吃惊了一下,因为有两个学生,三个老师!!!快上课的时候,教室还没空出来,我们这样一干奇怪的人等站在走廊里等,甚至有附近的老师主动offer他的办公室给我们用,因为我们人太少了!更甚者,等教室里的人出来,有一师兄见到我,竟脱口而出,“原来是你要开committee meeting啊!”
我本人为物理系开设非线性物理专业基础选修课,连续第四年了。每学期选修此课的学生人数都在120人以上,教务处必须安排大教室。开始一两次课,教室坐得满满的。其后,上课学生人数随时间指数衰减,最少的时候是7个人,比教务处规定可以弃讲的人数上限多一个。
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是不是就必定是要加以谴责或者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了呢?我觉得这并非是必须黯然神伤的现象。所谓大学,与中小学教育不同点之一是所谓精英教育。大学本来就应该为广大学生开出大量的专业或者通识课程。这些课程最好是能够反映授课老师自己的研究领域前沿或者体会。只要有一个学生对于这一课程有兴趣,大学老师应该坦然而幸福地为这位学生上课。而面对空无一人的教室依然振振有词的话,那更加体现那位老师对于职业的敬重和对于学问的尊重。
我常常想,一个大学、一个系、一个研究组、一个个体,在她存在与延续的生命历程中,需要的是将她的印迹或者衣钵传给后面的人。不求发扬光大和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克隆出自己的风格就是成功。这样的大学才会是丰富多彩的大学,才会对社会提供不同品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学问之道的人才来。
虽然,授课老师需要研究和迎合学生的喜好和心理,以提高其课程的吸引力和授课效果;但是,学问本身和学问者自己的风格个性才是第一位的,最宝贵的。
大物理学家波尔兹曼大约上课不喜欢往黑板上写东西,然后学生经常抱怨听不懂。然后学生complain阿,说老大,证明太难了,以后往黑板上写,别光讲,我们记不住。波尔兹曼答应了。第二堂,他又在课上开始滔滔不绝,从a变换到b,从b到c...。最后总结说,大家看这个东西如此简单,就跟1+1=2一样。然后他突然想起对学生的承诺,于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 了“1+1=2” 。
这就是风格!他的学问之重要性就轮不到我在这里啰嗦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