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华苓老大人身在他乡,魂归故里

已有 656 次阅读 2024-11-17 16:40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10月23日,晓蓝表姑告诉我:明天离开北京,直接去爱荷华。入土葬礼订在美国时间11/3星期日下午两点。

我连忙问:国内是否有人前往?有人陪您吗?

表姑回复:一切从简。这也是妈妈想要的,并且不公开。晚些时候,国际写作计划会组织公开纪念活动。

刚才,表姑在“聂氏亲情群”发来两张照片(图1-2),总算看到华苓姑奶奶最终安身的墓地。

随后表姑转来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楚先生发表在2024年11月03日“收获”公众号上的“与聂华苓的两次相见”。知道他之前就在爱荷华,两次见到过老人(图3-5)文中提到:

10月21日凌晨,我收到晓蓝的微信:“我妈妈走了,她走得很安详,没有太多痛苦。”这时候的晓蓝,正在北京舞蹈学院参加学术会议。虽然知道这一天总会来临,虽然深谙她的一生如夏花般灿烂如秋叶般静美,我还是呆愣了良久,然后,哀伤顺着血液在心底缓缓流淌……

晓蓝回到爱荷华后,我们去了趟聂老师家。我炖了牛肉胡萝卜,沈至炖了肉末豆粒。按照这边的传统风俗,若是谁家有了白事,亲戚朋友们要去送炖菜。那晚,我们在餐厅里边吃边聊。后来我踱步到阳台抽烟。天已擦黑,“红楼”的屋檐在天光流散间与周围黑魆魆的树影纠缠重叠,一道橙色的落日余晖涂抹在树影外的地平线上。晓蓝听护理说,聂老师临走时,来了好几只鹿,它们或伸着脖子往屋内张望,或静静地趴在草坪上。不知怎地,我想起前几天编辑家黄小初发在微信上的一段话:“聂老师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晚餐后,晓蓝他们开始收拾碗筷。透过玻璃门,屋内的灯光格外温暖明亮。聂老师常坐的那把木椅,在灯下泛着幽幽的光。

这里,该介绍一下张楚先生,不愧为年轻一代作家之翘楚:他1974年出生,河北唐山人,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花城》、等杂志发表过小说,出版小说集《七根孔雀羽毛》《野象小姐》《中年妇女恋爱史》等。2024年出版长篇小说《云落》。曾获鲁迅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孙犁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高晓声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十月》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作家》金短篇奖、《小说选刊》奖、《花城》文学奖等。

想起2018年元月的一天,接到广水市原招商局局长杨建忠先生的电话,他提起我的两篇博文——“聂华苓亏欠家乡一份人情”(2016-8-15)“没有儿时记忆的土地是故乡吗?”(2016-11-11),邀请我一起建议市里重视家乡文化软实力建设,争取为老人家建个纪念馆之类的。于是,我在新浪网博客开户《走近聂华苓》,发了100多篇文章(绝大多数为转载)。

杨先生认为这个事于广水有益,我们先动起来,有了起色再争取市里的支持。他说,聂姓宗人好些都有钱,如果能够资助,事情就好办:①恢复研究会的经费;②选址建馆;③筹备一次研讨会。然后,争取聂华苓老人家的认同并配合。

我首先联系深圳的几家聂姓宗人,但他们有个误解。当年应山县(1988年改广水市)政府那样邀请,但老人家毫无故乡情,先后回国5次却不肯回来看看。我托纽约的表妹去探望一下。她的观点截然相反:难道她的命运,她二哥的命运,她母亲和众多兄弟姊妹逃亡、求生的命运还不够悲催吗?!我们不应该去打扰她的宁静。何况,应山只是他父亲、爷爷的故乡,她从来没有回过祖籍,更没有童年的记忆,为什么非要回来不可?!

尽管如此,杨先生矢志不移,终于联系上了聂华苓先生的女儿王晓蓝教授(表姑),并与市委、市政府交涉,达成初步意向。随后,我出资并联系湖北美术学院动漫学院院长、原油画系系主任胡朝阳教授(表弟),为聂先生塑像(两尊铜像、一尊玻璃钢像)。

2018年10月30日-11月3日,表姑王晓蓝(美国康涅狄格学院舞蹈系原主任、教授、编导、评论家)回家乡拜谒先祖聂辑五老太爷,并商议推动“聂华苓文学研究推广项目”,我有幸得以陪同。表姑告诉我,那两篇博文由华桐爷爷转发给华苓姑奶奶,给老人家很大的震撼。她心里其实有故乡的,万里之外的旅人永远有一份爱留在故乡,当年没有回去,也有阴差阳错的原因。

此后,历经策划、施工、筹备等,杨先生做了大量工作,《聂华苓文学馆》于2022年底建成并精心布置(包括华苓姑奶奶捐赠的大量物品),终于在2023年11月6日,举行了隆重的开馆典礼。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21日下午3时,老人家于爱荷华家中仙逝。当表姑告诉我这一不幸的消息后,我连忙回复:

表姑节哀!

唉,再坚持三个月就是100周岁了!

愿姑奶奶在天堂继续关注和保佑家乡的文学馆!

文学馆建成后,完全可以告慰老人:您虽身在他乡,却已魂归故里;您是世界的,更是华人的、故乡的!

微信图片_20241117144040.jpg

1  

微信图片_20241117144049.jpg

2

微信图片_20241117144459.png

3  聂华苓老人逝世前的留影

微信图片_20241117144505.png

4  老人住居半个多世纪的“安寓”

微信图片_20241117151003.png

5

6

微信图片_20241027141034.jpg

7  老人去世头七之日,家族和家乡先后40多人参加祭拜

8  广水市应台山生态公园的聂华苓文学馆

091836pqvqcevec6mslpnp.jpg

9  1980年代,聂华苓与家乡的书信往来

091836b99ccxb3akc74ygb.jpg

10

091836u1tg85qj42jhzq3a.jpg

11

091836sgequeioeoef22fe.jpg

12

13  2018年10月31日,晓蓝表姑代表华苓老人祭拜辑五老太爷,并献花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60414.html

上一篇:[转载]本体论研究范式下的《物理学》
下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346):家长会
收藏 IP: 223.74.153.*| 热度|

4 张晓良 刘全慧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