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水保研究会学第二十九届术年会将本周末(26-27日)将在重庆北碚举行。本次学术年会由西南大学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地理科学学院承办。 是研究会既贵阳、昆明、四川黑龙潭、贵州铜仁之后,第五次在西南地区举办学术交流年会,也是时隔多年将学术交流舞台再一次融入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校园。 西南大学(西南农学院、农大)是我国著名土壤学家——候光炯院士长期工作、生活直到去世的地方。候光炯教授不仅是我国土壤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土壤学领域最早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是著名的水土保持专家,特别是水土保持农学家,晚年倡导自然免耕技术。他早年短期与西北农学院水土学科也发生过联系。特别是他的得意弟子——有黄土院士、水保院士美誉的朱显谟先生长期工作在杨陵。 细算起来候光炯先生也是水保学界一位创派祖师,今天与会代表中应该有不少侯先生四代以后的弟子。
1940年短期执教于西农的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还有土壤学家候光炯教授和微生物、兽医学家盛彤笙教授。另外,著名的昆虫学家、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周尧教授,1939年来到杨陵后70年如一日从事昆虫(蝴蝶)分类研究,为西农发展贡献终身。当时,还有更多的后被评为二级、三级教授的著名学者齐聚杨陵,后来因为时局变化、院系调整而流散。
1949年以后,中国科学院在杨陵组建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后发展为水土保持土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保所,并分出(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所,陕西省组建省农科院(后分设林科所),一批西农毕业生和支援西部的外地青年在杨陵成为了栋梁之才。
1940-1960年代毕业于西农,后当选院士的有(6人):中国现代小麦育种第一人——赵宏璋教授,植物病理学家、小麦条锈病专家——李振歧教授,地下水、水文水资源专家——李佩成教授(西农、西地院、长安大学),建筑学家——王光远教授(哈工大、哈建筑),土壤学家——于天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真菌地衣学家——魏江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微生物所)。
另外,从外地调动、分配到杨陵,并当选院士的有(3人):土壤学家、水土保持专家朱显谟研究员(候光炯院士的弟子),土壤物理、节水农业与水土保持专家山仑研究员,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远缘杂交育种的开拓者——李振生研究员(后调中国科学院总部担任副院长,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种业与“南袁”齐名的“北李”之一),此外,那一代杨陵人的代表人物还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唐克丽研究员(一位慈祥的老奶奶),与他的爱人李玉山研究员,是水保圈的终南山下神仙眷侣,并设立有李唐奖学金。
西北农学院创办早期,恰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一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转折,不仅是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林院校,也是创办较早且连续办学时间较长的高校之一。西北农专办学之初,广袤的西北大地高等教育寥若晨星。西北地区近现代高等教育史首先追溯到在陕西大学堂、三秦公学基础上发展的西北大学,北伐战争之后,改建为西安中山学院、中山大学。但是由于30年代初灾难性大饥荒和财政匮乏,西安中山大学办学中断。现在的西北大学是由抗战爆发后流亡到潼关以西的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大发展而来,而当时西北农专是与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并存的陕西唯二的高校之一,在抗战的烽火狼烟中客观起到了为民族复兴保存文脉的作用。一大批学者辗转来到关中,驻足杨陵,从而认识、了解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从而用毕生精力奉献于西部开发的使命,如虞宏正、涂治、候光炯、盛彤笙等教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