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探索我国医工人才培育的“斯坦福模式”:高校-医院双PI制的深圳实践

已有 759 次阅读 2024-10-18 10:24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读创财经2024/10/14 19:45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据悉,日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卢洪洲院长、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王文锦副教授,组成的医工创新联合体培育出两名2024年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

据了解,经过激烈的竞争角逐,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2级仅有2名硕士研究生获得2024年国家级奖学金,而这2名硕士研究生全部来自“南科大-深圳市三院”组建的“非接触健康监测”团队,而该团队在2022年仅被分配了这2名硕士。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无线健康感知实验室”的两名硕士研究生朱银根、曾咏燊获得了2024年国家级奖学金。

微信图片_20241018102704.png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其中,朱银根在硕士期间主导完成多个非接触生理监测项目,特别解决了视频在睡眠监测过程中的隐私问题,探索通过离焦散斑成像在睡眠隐私保护的状态下监测多维生理参数(如心率,呼吸,血压,睡姿和运动),并进一步探索非接触心脏振动监测实现心血管磁共振门控的可行性。朱银根与东软医疗紧密合作攻关心脏磁共振门控难题,在实现高端医疗装备核心技术国产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以“独立一作”发表1篇SCI期刊论文(IEEE-JBHI)、2篇IEEE国际会论文,且有4篇SCI期刊论文在审,4件国家发明专利申请。

曾咏燊在硕士期间主导完成了非接触新生儿监测项目,主要负责新生儿非接触多参监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在早产儿患者群体上实现了心率、心率变异性、呼吸率的非接触光学监测,并探索了非接触早产儿血压监测的可行性。研究的相关算法已赋能深圳市爱贝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非接触婴儿监护产品的研发,公司新推出iBaby i20产品将具备经多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验证的心率、呼吸率监测功能。并以“独立一作”发表1篇SCI期刊论文(IEEE-TIM),4篇IEEE国际会议论文,且有2篇SCI期刊论文在审。

据悉,目前两位学生正积极联系香港多所高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将赴港深造,攻读医工类的博士学位。

所谓的“斯坦福模式”,就是一种以产品创新和产业推动为目标的科技攻关模式,而不是以发表学术论文为目标。较为常见的高校产学研是割裂的“两张皮”,一张皮是企业研发生产销售,一张皮是学生灌水发论文。“两张皮”通常容易导致两种尴尬的局面:一是高校课题组承接太多企业横向课题,导致课题组沦为高校导师的低端小作坊,而学生成为小作坊的廉价劳动力,从而影响了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有价值的科研论文的发表,耽误学生的毕业进程;二是学生研究的课题严重脱离产业所需,纯粹为了毕业而写科研论文,缺乏对实际应用的思考,撰写的论文空洞乏力,难以产生社会价值。而“斯坦福模式”能较好地缝合这两张皮:以产品研发为导向的科研不仅不会耽误学生的论文发表,还能促进其科研思维的塑造,让学生在深入了解产品产业真实痛点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然规律的“科学问题”,同时借助企业的工程化力量促进自身的研究进程,聚焦核心技术的突破,撰写的论文也言之有物。

微信图片_20241018102659.png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悉,“南科大-深圳市三院”组建的医工团队,在积极探索“斯坦福模式”的本土化,并将其和近期流行的“高校-医院双PI制”相融合,高举“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旗帜,瞄准企业产品创新面临的挑战发力,强调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已初步形成这样一种氛围和意识:以企业产品研发为导向,根据医院的具体临床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在信息科学领域创建新理论与新方法,并将其在真实临床场景中进行快速验证,通过验证的新技术快速移植产品进行方案交付,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市场化。在医工交叉产学研的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人”: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院导师,具备科研创新思维的高校导师,通力合作,彼此信任,全力培养跨医学和工学领域的年轻人。该医工团队正深入优化这种氛围和概念,以期凝练形成一种“斯坦福模式”本土化的学生培育模式,为国内医工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此外,据悉,该医工团队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工信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优胜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优青、原创探索计划、面上等国家重要科技项目的资助。同时,该医工团队联合深圳市爱贝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批了2023年深圳市孔雀团队重大技术攻关产学研项目,近期又联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批深圳医科院临床转化项目,将聚焦非接触睡眠分析及睡眠呼吸障碍检测的产品研发!团队首创的非接触心率监测技术(Yobi-PPG)已通过临床测试并将发布于今年秋季新上市的产品——智能婴儿监护仪iBaby i20,为出生宝宝提供7天/24小时连续的非接触心肺功能监测和智能睡眠分析,开辟我国在人工智能大健康领域“非接触生命监护”的新路径,全面助力我国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微信图片_20241018102647.png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审读:孙世建

读创编辑:钟国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55864.html

上一篇:家庭教育新书《成长的觉醒》简介
下一篇:传染病及发病机制的一些基础知识
收藏 IP: 223.74.1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