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导读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胡红丽研究团队及合作者在hLife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distinct 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human antibodies targeting ZIKV NS1”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结构和生化实验揭示了两组靶向寨卡病毒(ZIKV)NS1蛋白不同表位抗体的差异保护机制(图1)。
图1 两组抗体识别寨卡NS1不同表位及差异保护机制示意图
ZIKV,与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黄热病毒和日本脑炎病毒,同属于黄病毒科的黄病毒属。这些虫媒病毒以受感染的节肢动物为媒介通过叮咬传播,在人类中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疾病并伴有各种症状,包括出血、神经症状乃至死亡。自1947年在乌干达首次鉴定以来,ZIKV已引起数次全球性暴发,成为显著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怀孕期间,ZIKV感染可导致婴儿出现小头症和其他先天性畸形;在成人中,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神经病变和脊髓炎有关。
目前尚无针对ZIKV的许可疗法或疫苗。针对ZIKV包膜蛋白的抗体治疗对策也一直受到黄病毒交叉反应的阻碍,这些反应会诱导异种黄病毒感染的抗体依赖性增强(ADE)。非结构蛋白1(NS1)是一种与膜相关的分泌糖蛋白,在黄病毒复制和免疫逃逸中起作用,但在病毒粒子中不存在。之前的研究表明针对寨卡病毒NS1蛋白的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在新生小鼠模型中单克隆抗体(Mab)3G2和4B8比MAb 4F10能更有效地抑制ZIKV感染,但目前这些抗体的表位和保护机制尚不明确。通过冷冻电镜(Cryo-EM),研究人员解析了ZIKV NS1与五种人抗体复合物2.6-2.9 Å的高分辨结构。结构分析显示,I组抗体(3G2和4B8)识别NS1二聚体外表面未报道的全新表位。这种独特的结合模式使I组抗体能够更强地识别细胞膜表面的NS1,并通过其IgG和Fab完全抑制sNS1(分泌型NS1)诱导的内皮通透性。II组抗体(4F10、2E11和14G5)识别β-阶梯结构域远端的常见表位,其阻断效率可能依赖于它们对sNS1蛋白的亲和力以及全长IgG的存在。这些发现揭示了不同保护性抗体与NS1蛋白之间的作用模式并强调了表位识别与抗NS1抗体保护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此外,这些研究结果也突出了I组抗体(3G2和4B8)的诊断和治疗潜力,为基于NS1的疫苗和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线索。
作者简介
潘奇 博士研究生
第一作者
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研究方向:病毒抗原及其抗体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
胡红丽 教授
通讯作者
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研究方向:人类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GPCR)分子复合物和离子通道转运蛋白,以及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庾蕾 教授
通讯作者
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研究方向:新发传染病(病毒)相关抗原的人源化单抗开发和临床应用
赵卫 教授
通讯作者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方向:重大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性,发病机理及临床救治研究
引用格式:
Pan Q, Xing X, Yu J, et al.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distinct 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human antibodies targeting ZIKV NS1. hLife.
https://doi.org/10.1016/j.hlife.2024.05.003.
期刊简介
hLife由高福院士、董晨院士和Jules A. Hoffmann教授(2011诺奖获得者)领衔,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浙江大学陈廷烨大健康学院,西湖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和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联合支持,与国际出版商爱思唯尔合作的健康科学领域综合性英文期刊。
hLife聚焦健康科学领域的前沿进展,旨在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融合发展。期刊发表与医学相关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生理学、免疫学、结构生物学、疾病监测、肿瘤、药物、疫苗和健康政策等。
hLife是一本金色开放获取期刊,月刊出版;2022年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2023年11月正式创刊。目前已被DOAJ、Scopus数据库收录。
2025年前hLife接受的稿件免收文章处理费(APC)。
投稿网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hlife
邮箱| hlife@im.ac.cn
电话|(86)10-6480757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