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医经钩考》聂序

已有 750 次阅读 2024-9-3 18:16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与金栋学弟的缘分,来自洪钧老师的《内经时代》。他是《正说内经——<内经时代>补注》的作者,我为《赵洪钧医书十一种•内经时代》写过序言。是洪钧老师的扛鼎之作,把我们连在了一起。最近,金栋学弟《医经钩考》定稿,他写好了“自序”,希望我也为他写个序,显然是他的抬举以及我的荣幸。

《内经时代》之所以获得学界推崇,因为它是“中医发生学”的奠基之作,试图回答“中医理论来自何处”的命题。人们知道,“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作为哲学的终极之问,是由轴心时代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Πλάτeων,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最早提出的。我觉得,这也完全可以成为“中医三问”。

作为一种学科,或知识体系的中医学,定义(或定位)“我是谁”举足轻重。例如人类,这个名词可以从生物与文化两个层面来定义,也可以是双重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真核总界-动物界-后生动物亚界-后口动物总门-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羊膜总纲-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狭鼻猴次目-类人猿超科-人科-人亚科-人族-人属-智人种,也称高等动物,拥有高度发达的大脑。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动物。

同理,要定义“中医学”,就不能就中医论中医,就中国文化论中医,而要将其置于全球文化、科技、历史的大背景之中。否则,你可能因为没有找到参照系而自说自话,无法获得学界认同。其实,该定义涉及学科发展和评估的大政方针,我们许多不切实际的规划和措施,就是因为没有认清它的内涵与外延。但由于与本书关系不大,这里点到为止。

作为下游的“到哪去”,曾经是我们这一代中医人的“焦虑”所在。1987年9月,湖北中医学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研究生会合作,出版了《前途•命运•思考——第三代中医论丛(一)》(湖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那个时代的芸芸学子的困惑。因为,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中药化学和药理学作为中医科学化的最早尝试,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

2006年底,我到北京开会碰到鄢良学弟(国内培养的第一位医学史博士,也是当年中医研究院的研究生会主席),谈到《前途命运思考——第三代中医论丛》出版即将20年,他提议搞个学术纪念会,大家再聚一聚弄个20年后的“再思考”。我也联络了洪钧老师、裕民学兄等,后来因为大家忙,且缺乏行政支持,就拖延过去了。

最近,我在从事“医学思想史三部曲”(《医学思想通史:从轴心时代到科学时代》《学科思想史:人类征战瘟疫的足迹》《疾病思想史:30种重大疾病认识与干预的重大转折》)的构思和写作,就是为了回答“中医三问”。中医“到哪去”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针锋相对,各说各话。这里也不展开,先说说“从哪来”的问题。

我觉得,应该从人类的诞生→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文化的诞生→医学的诞生,来追索中医“从哪来”:从医学实践看,本能医学起源于人类诞生以前,随后是经验医学、循证医学(或精准医学);从医学理论看,神灵医学、哲学医学发轫于人类文化诞生之后,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信仰的产物,因此它五花八门,直到分门别类的基础医学(实证医学)诞生之后,才逐渐形成一体化的理论体系。

过去,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地想把哲学医学与神灵医学分开,这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之后的一种思维惯性,认为二者是势不两立的产物。其实,在科学诞生之前,哲学医学与神灵医学都是轴心时代的产物,它们相互补充,浑然一体,不是文献中的只言片语(如扁鹊的六不治“信巫不信医”等)就可以泾渭分明。我更倾向于将它们称之为文化医学,因为在轴心时代,不同地域产生了不同的医学,其理论体系与其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于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古代医学。但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一是限于逻辑思维的不足,二是限于观测手段的不足,无法奠基科学的实证精神。

1980年代,自从洪钧老师的《内经时代》诞生以后,与“考证”攸关的“中医发生学”逐渐成长了起来,金栋学弟的这部《医经钩考》可谓应运而生。它不仅为中医理论“从哪来”提供“砖瓦”基础,也为回答中医理论“是什么”“到哪去”贡献实证研究。所谓“医经”,指以《内经》《难经》为主的医学理论著作。而“钩考”一词来自《周礼·天官·司会》“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的郑玄注:“逆受外钩考之。”清·孙诒让《周礼正义》说:“鬼谷子·权篇》陶弘景注云:‘求其深微曰钩。’《国语·晋语》韦注云:“考,校也。钩考亦谓钩求考校之,察其是非也。”可见,《医经钩考》即是对中医学的基本术语、学说寻根问祖,梳理源流,察其是非:三皇五帝、天文历法与中医理论起源的关系;从医经七家到《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的渊源、与易经的关系以及在中医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如何理解“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与“易图”,及其与中医理论的关系;医与易、巫、道的相互关系;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学说的建构与来源剖析;十二经脉、二十八脉的来源与脉诊、脉学的构建与价值;《素问》《灵枢》若干术语索源;五运六气的形成、源流与价值;扁鹊学派与《难经》及其他;本草与经方的若干理论问题;围绕中医理论起源的相关问题。

当然,关于中医发生学的专著不仅如此,初步可考的还有:何裕民的《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文汇出版社1994年出版),图娅的《言天验人:中医学概念史要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李如辉的《发生藏象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出版),严健民的《经脉学说起源·演绎三千五百年探讨》(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年出版),赵京生的《针灸关键概念术语考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谭春雨的《中医发生学探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出版),邢玉瑞的《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出版)。近年来的博士、硕士论文也比比皆是,如马强的《先秦两汉经脉腧穴演变研究》,林磊的《浅论经脉概念的起源及经脉理论的演变》邱伟杰的《<黄帝内经>针灸理论的数术研究》顾翔的《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发生学及当代文献计量学研究》,齐元玲的《心藏象理论发生学研究》,孟庆岩的《<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刘晓明的《基于发生学的<黄帝内经>治法理论研究》,王宏利《<黄帝内经>脾藏象术语文化要素研究》,张天奉的《中医证候的科学求真与文化探源》,鞠宝兆《<内经>藏象理论体系的发生学研究》等。我相信,通过一系列中医理论“从哪来”的考证,“是什么”和“到哪去”也呼之欲出。

也许,该有一个“智慧”的回答:今天的中医是轴心文化的产物,来自远古的洪荒,奔向未来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即“弄清楚、说明白”的科学洗礼)。

聂广(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于深圳慢城

2024年9月3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49465.html

上一篇:[转载]“?”和“!”的故事:标点符号,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下一篇:小师妹在讨论中医科学问题时的发言(3)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2 张晓良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5 0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