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pengbo

博文

深切缅怀李政道教授 精选

已有 4901 次阅读 2024-8-27 23:3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深切缅怀李政道教授

彭渤

 

202484日,美籍华人李政道教授逝世。一代科学巨星陨落。连日来,我国科技界和网络媒体等以不同的方式,宣传并纪念李政道教授的卓越科学功勋、爱国情怀和学者风范。深切缅怀这位跨越时代的、杰出而伟大的爱国科学家。

上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中国,到处是读书声。人们崇尚知识,追求科学。李政道教授回国讲学掀起了一波热爱科学的潮流。人们对影响世界物理学发展的李政道教授肃然起敬,高山仰止。作为当时的大学生,我虽然慕名在高能所旁听过李政道教授的学术报告,但对诺贝尔奖、对李教授的科学贡献,其实并不很了解。李政道教授逝世后的这些天来,由于发自内心的对李政道教授的仰慕和尊敬,全程线上参加了高能所举办的李政道教授追思会,今天又全程线上参加了上海交大举办的李政道教授追思会。另外,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读到了很多纪念李政道教授的文章,加深了自己对李政道教授认识和了解。这里写下这篇博文,谈点自己的感想,与大家一起缅怀李政道教授。

在我眼中,李政道教授就是一位天才的物理学家。由于他的天赋、灵感和悟性,使得他在战争年代流落赣南的途中,偶然得到一本普通物理学书,就能爱不释手,铸就自己一生的物理学追求。这种机缘的把握,常常对成就科学事业十分重要。而把握这种机缘是需要有感悟的。他16岁通过自学考入浙江大学,显露了他的科学天赋,他就是一位天才的物理学家。正是因为这种天赋,促成了他对物理的热爱。因为热爱而勤奋,因为热爱而坚持,因为热爱而自信。从而在科学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李政道教授在他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严谨治学,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追求真理,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攻克当时国际物理学界的焦点难题,冲破宇称守恒普适性的束缚,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轰动国际学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次登上诺贝尔奖坛的中国人。正所谓“在科学上不畏劳苦,奋勇攀登到达光辉的顶点”。他的科学功勋永远值得世人纪念。

    李政道教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在近期大量报道和缅怀李政道教授生平事迹的文章中,有关李政道教授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的事迹等方面的文章最多,最让人感动和充满敬意。自上世纪70代初,李政道教授返回祖国大陆达49次,足迹遍及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他向国家领导人建言,推动学术机构建设,推动教育体制建设,推动大科学装置建设,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进步和发展,不遗余力,呕心沥血。为中国科学教育战略布局、高能物理前沿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他推动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CUSPEA)项目,让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青年学者能够走出国门,接受国际前沿教育和科学训练。期间,他还亲自精心设计参加这个项目的美国大学物理系的信息表、学生笔试成绩表学生口试成绩表等等。为促进中国学者赴美留学深造,他还给美国各大学相关部门、机构、教授等写信。网上一张李教授及其夫人推着推步车前去邮寄信件的照片,格外让人感动。他为推进CUSPEA项目等的真情付出真是由此可见一斑。数十年来,他身体力行,不辞辛劳,为我国科技与教育事业殚精竭虑。

    此外,他还创立䇹政基金等,推动科学与艺术结合,并将各类文献手稿、诺贝尔奖章、科艺作品及上海的房产无偿捐赠给上海交大。所有这些,无不展示出一个世界顶级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在这个竞争的时代,我们深深地怀念李政道教授,怀念他的爱国热情,怀念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很多著名学者在回忆与李政道的交往中,都提到他是一位保持学术本色的大科学家。他虽然因获得诺贝奖而享誉全球,但他在学术面前没有显示地位、年龄、身份的差异,而是保持学者的朴实本色。这真是难能可贵,令人起敬和膜拜。

    谨此,与大家一起缅怀李政道教授。

 

 

2024825(27日修改),长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096-1448450.html

上一篇:岳麓山地理研学旅行实践教学知识点分析
下一篇:创新学习,一起向未来
收藏 IP: 36.157.200.*| 热度|

19 王涛 王安良 刘全慧 黄河宁 崔锦华 曾杰 汪运山 许培扬 郑永军 朱爱军 张林 朱林 木士春 史晓雷 黄永义 郭战胜 刘跃 边家珍 李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