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apubmed 0代码在线绘制160+科研图

博文

在线绘制clusterprofiler KEGG,GO富集分析结果自定义条目cnet图

已有 1663 次阅读 2024-7-27 15:5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导读

使用clusterprofiler R包做完富集分析后,可以使用cnetplot绘制一个cnet图,默认是top5的条目作图。本文展示了如何使用微生信平台绘制自定义条目的cnet网络图。

fig1.png

 

clusterProfiler 是一个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广泛使用的R包,它提供了多种功能来分析和可视化基因集的功能特性。其中,cnetplot 是 enrichplot 包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可视化基因和富集项(如GO术语或KEGG通路)之间的网络关系

整张图以圆形的形式展示。圆周左侧和下方的渐变颜色点表示基因,颜色越红表示倍数变化越大;右上方土黄色的点表示通路名。每个通路名通过不同颜色的弧线与基因相连,表示这些基因属于这个通路。土黄色点的大小与通路包含的基因个数成正比,点越大,表示包含的基因越多。

1,     打开绘图页面

https://www.bioinformatics.com.cn/plot_clusterprofiler_go_kegg_enrichment_analysis_cnetplot_232

fig2.png

2,示例数据

点击图片上方的示例数据,下载,解压。

示例数据包括很多文件,以pathway为例,绘图会用到两个文件:

1)存储富集结果的excel文件pathway.sig.xlsx;

fig3.png

用到的是B列的Description,即通路的term描述信息

2)存储所有富集结果数据,基因的倍数的KEGG.RData文件。

fig4.png

后台的处理逻辑是根据excel中B列所挑选的感兴趣通路,从rdata中调取相关数据,然后绘图。

3,示例数据

1) 上传KEGG.RData。请勿修改文件名。

2) 拷贝粘贴excel中B列感兴趣term名字到输入框中。大小写敏感,请直接拷贝粘贴。

fig5.png

4,参数选择

图片大小:图片宽度,图片高度

点的大小:term最小点大小,也就是基因数最少的term点的大小,其他点同比例放大。基因点大小:都是一样的

字体大小:term字体大小,基因字体大小,图例标题和图例字体大小

基因颜色:若使用带gene log2fc的数据进行的富集分析,则基因的颜色随log2fc变化,变化小的是蓝色,变化大的是红色。若仅使用gene进行的富集分析,则基因点统一为灰色

是否圆形:布局样式。圆形还是非圆形。

布局:不同的点布局方法。常见的有:

star - 星形布局,节点以星形模式排列

circle - 圆形布局,节点以圆形排列

gem - 宝石布局,节点以宝石形状排列

graphopt - 一种优化的图形布局算法

grid - 网格布局,节点以网格形式排列

mds - 多维尺度分析布局,一种基于距离的布局方法

randomly - 随机布局,节点位置随机分布

fr - 强制布局,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布局方法,常用于绘制力导向图

kk - Kamada-Kawai布局算法,一种用于绘制图形的算法,它试图最小化节点之间的距离

字体:Times New Roman和Arial字体

fig6.png

5,提交出图

选择好参数后,点击“提交”按钮,约10s后,会在页面上呈现感兴趣通路的cnet网络图预览。我们提供了pdf,svg两种矢量图,png,tiff两种标量图供大家下载使用。其中矢量图可以使用acrobat illustrator进行编辑、组图等。

 fig7.png

每张图表都是生物医学研究的见证者,它们不只是简单的数据图表,更是科学发现的生动记录。

该图展示了感兴趣的6条通路及其相关基因的富集结果。若文字遮挡,截断,可以通过AI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使用其他布局。

注意:此图不适合展示大量结果,否则密密麻麻看不清楚。

 111.png

微生信助力高分文章,用户198000,谷歌学术360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7141-1444041.html

上一篇:在线绘制临床cox分析结果森林图(forest plot)
下一篇:微生信 -- 20万+科研用户信赖的生信分析云平台
收藏 IP: 113.214.2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