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麓山地理研学旅行实践教学知识点分析
彭渤
长沙岳麓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岳麓山东面湘江,与橘子洲、杜甫江阁、一师等景点相呼对。山水相连,胜景交融,成为八方游客仰慕追逐的旅游胜地。
地理学教学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既是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学地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地理研学旅行受到青睐,岳麓山已然成为地理学研学旅行野外实践教学的热门选点。已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地理研学旅行的实践教学研究。笔者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岳麓山便是该门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场地。在对岳麓山野外考察和实践教学思考的基础上,本文就岳麓山研学旅行实践教学的知识点作初步分析,以抛砖引玉。
岳麓山有丰富的地理学实践教学资源。山上分布的坟墓就是一部近代史的缩影,是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资源,此不涉及。这里仅分析其《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野外选取:师大岳王亭-湖大爱晚亭(路线一)、爱晚亭-鸟语亭(路线二)、丁文江墓-(沿公路)公园北门(路线三)等三条路线,进行岳麓山《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考察,主要知识点概括分析如下(图略)。
1. 碎屑岩 笔者认为,自然地理学五大圈层及其相互作用的教学,概括起来就是物质组成、物质组合方式即构造、动力机制这三方面内容的教学。其中物质组成是基础的基础。由于地壳的物质组成是决定其他圈层物质组成的主导因素,故地壳的物质组成是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重点的重点。岳麓山野外实践教学首先即针对此而开展。
地壳三大岩类的教学中,沉积岩又是重点的重点。这不但与大陆地壳沉积岩的分布有关,而且与沉积岩在分析表生过程、地壳演化、地质构造、地质大循环、古环境变化等重要教学内容中的作用有关。岳麓山的碎屑沉积岩为此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教学素材。
组成岳麓山的岩石主体为古生代泥盆系锡矿山组的石英砂岩。该套石英砂岩总体岩性为:紫红色石英砂岩和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一般,前者多分布于山脊,后者多分布于山沟(谷)。此外,这套砂岩中还间夹黑色页岩、砾岩(是否还有其他岩石类型,本人目前未有发现)。其中,砾岩有显示粒度层理的、砾石成分混杂的砾岩(砾石粒径多< 1 cm)和近等粒(粒径多在1.5 cm)次圆或浑圆状的、成分较单一的石英砾岩。
现场教学的重要知识点: (1) 碎屑岩的组成,即碎屑颗粒 + 胶结物;(2) 碎屑颗粒大小、形状(磨圆度)、分选性等特点与沉积岩形成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3) 紫红色石英砂岩和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在表生过程中的稳定性特征,及其与风化作用、地貌现象等之间的关系;(4) 石英、长石等造岩矿物在表生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理论依据;(5) 岩性对地貌特征的影响。
2.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岳麓山为此提供了天然的现场教学素材。岳麓山石英砂岩中除发育层理等原生构造外,还发育褶皱、断层、节理等后生构造。
华南地区古生代地层一般不发育倒转褶皱。故此,岳麓山石英砂岩的地层产状及其变化关系,野外可直接用于判定背斜和向斜构造。三条路线都可见褶皱构造,以爱晚亭附近的背斜构造和路线三沿途公路靠山一侧相继分布的背斜、向斜构造最为典型。
岳麓山的断层以近东西向的湖大断层和近南北向的岳麓山断层为典型代表。前者沿山沟展布,未见断层面,但据其与褶皱构造的关系,推测可能为逆断层,后者规模较大,断层面多处可见,为正断层。爱晚亭等即位于该正断层的上盘。两断层在第四纪都有活动的迹象,且前者被后者切割。
石英砂岩中节理构造发育,普遍可见“X”型相交的节理、褶皱转折端的张节理等构造现象。
现场教学的重要知识点:(1) 层理的概念;(2) 岩石产状的概念及其野外测量方法;(3) 背斜成谷现象,及其形成的内外力动力机制,背斜成谷过程的理论模型;(4) 节理、层理分布与岩石的稳定性;(5) 断层性质的野外判别方法;(6) 新构造交切关系及其对岳麓山地形地貌(如凤凰山、天马山、岳麓山山脊等)特征的制约(讲解依学生的兴趣而定)。
3. 风化作用 岩石风化作用是《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岳麓山上的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风化现象十分明显,不但可见典型的砂岩风化剖面,还可见长石砂岩风化土壤(Saprolite, Regolith, Soil)。长石砂岩风化作用在三条路线都可观察,以路线一自师大向湖大方向山腰间公路剖面最为典型。
现场教学的重要知识点:(1) 风化作用的概念;(2) 风化作用的自然地理意义,即风化作用与土壤、地貌、大气、水体、生物等之间的关系;(3) 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差异风化作用;(4) 风化作用与构造演化、气候变化的关系(讲解依学生情况而定)。
以上三方面是岳麓山地理学研学旅行实践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教学中需讲解的主要知识点。此外,还有土壤、植物等其他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在此不赘述。有了明确的教学内容,野外研学旅行和实践教学就会变得丰富。祝假期愉快。
2024年7月21日 长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