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7:思维取向法

已有 218 次阅读 2024-6-28 08:00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7:思维取向法

思维取向法是英国思维科学家德·波诺提出的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在于:我们观察时总是有某个座标系。因此,思维时也应有某个框架。依照一定的框架去思维,就能想到更多的方面,获得更远的效果。

思维取向法有多种,如:

1PNI方法,也叫做南北取向法。P指有利因素,N指不利因素,I是指有趣因素,该方法即指在思考时,按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有趣因素的图式进行思维。其特点是建立外在的参照系,以便使注意力指向某些事物。

2)注意目标取向法。这是一种搜寻思维的某些模式的方法。其特点是:在识别某个关键的迹象时,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指向这个迹象;使我们能够认识某个迹象与别的相似迹象的区别,了解某个迹象所含有的意义。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思考者能识别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学会避免使用某种不利的思维模式。

3)固定注意焦点法。这是一种分离出一个注意区域的方法。这个注意区域通常是我们注意力流动轨迹中的一个质点,由于我们的注意力流动得异常迅速,所以这个质点通常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学会把思维集中于某一点,就象把镜头集中于某个焦点,便可在思维中获到该点的比较清晰的反映。

思维取向法的特点是,将思维确定在某个扫瞄区域或思维目标,使其成为有意识思维的对象。它的好处是:

1)防止思维的片面和疏忽。如果我们不对某一事物思考它的有利、有害、有趣诸方面,我们常常会只考虑事物的某一方面,忽视了其他方面,陷入片面性。

2)易于把目标从事物中孤立起来,突出起来,使之成为思维注意的重心,从而突出重点。

3)能提高思考者的主动精神。因为思维活动通常是在感知阶段发生的,我们研究思维即是在研究感知,我们研究感知即是在研究模式,我们研究模式时,即是在研究注意力,而集中注意力就要采取思维取向法。经验组成模式要根据大脑的倾向和过去的经验,大脑可以用消极的态度、没有一定目的地去思考,也可以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干预注意力。运用思维取向法,就易于向思考者提供一定的思维目标和任务,思考者的思维活动就会积极地开展起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40046.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6: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8:水平思考法
收藏 IP: 58.20.114.*|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