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分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jps 为高分子科研成果提供发表的园地,传播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平台,打开国内外高分子学术交流的窗口

博文

华南理工大学孔宪教授课题组研究论文:盐掺杂对称双嵌段共聚物弱分离极限下不同组成波动模式的竞争

已有 312 次阅读 2024-6-24 13:4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盐掺杂嵌段共聚物通过引入盐离子,赋予材料新的功能和特性,使其在燃料电池、柔性电子等多种先进技术和工业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相行为。传统的研究主要关注这些材料的微相分离,而忽视了离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分离。因此,盐掺杂嵌段共聚物体系相分离的机制还有待深入探索。

       基于上述背景,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孔宪教授课题组采用弱分离极限理论,考虑掺杂剂与高分子间的Flory-Huggins作用和溶剂化效应,分别研究了掺杂中性溶剂(图1)和盐离子体系(图2)的相分离模式。两个体系均在长波段发生宏观相分离,即“salt-out-modulated”模式;而在短波段发生微观相分离,即“polymer-modulated”模式。且当掺杂剂与高分子的Flory-Huggins作用大于特定值时体系只发生宏观相分离。研究发现,在中性溶剂掺杂体系中,相分离模式的过渡是阶跃式的,而在盐离子掺杂体系中,该过渡是连续的。

Image

图1 中性溶剂环境下(a)二阶展开系数矩阵特征值,(b)各个组分体积分数波动,(c)阴阳离子数密度波动随波数的变化

Image

图2 盐掺杂环境下(a)二阶展开系数矩阵特征值λ1,(b)各个组分体积分数波动Image(c)阴阳离子数密度波动Image随波数的变化。

      对体系的各项自由能进行分析发现,在中性溶剂掺杂体系中,不同模式的转变是离子与高分子间的Flory-Huggins作用和两嵌段间Flory-Huggins作用竞争的结果(图3);而在盐掺杂体系中,离子溶剂化效应极大地抑制了“salt-out-modulated”模式(图4),使体系更倾向于微相分离。

Image

图3 中性溶剂环境下(a)χ1=5;(b)χ1=20时各项自由能在不同尺度下对总自由能的贡献

Image

图4 盐掺杂环境中(a)χ1=0.5;(b)χ1=5;(c)χ1=1300时各项自由能在不同尺度下对总自由能的贡献

      此外,研究还发现相分离的特征波数受掺杂水平和Flory-Huggins参数的影响显著。在中性溶剂环境下,这些因素仅改变微观相分离和宏观相分离的边界(图5);而在盐掺杂环境下,微相分离的临界波数会随着这些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图6)。这个发现表明离子掺杂可以用于对自组装结构的精细调控。

Image

图5 中性溶剂环境中(a)掺杂水平,(b)嵌段间不同Flory-Huggins作用参数及离子和高分子间Flory-Huggins作用参数χ1对特征波数的影响

Image

图6 盐掺杂环境中(a)掺杂水平,(b)嵌段间不同Flory-Huggins作用参数及离子和高分子间Flory-Huggins作用参数χ1对特征波数的影响

Image

       该工作发表在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上。周媛欣硕士研究生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孔宪教授为通讯作者。

原文信息:

Competition of Composition Fluctuation Modes in Weakly Segregated Salt-doped Symmetric Diblock Copolymers

Zhou, Y. X.; Kong, X.

Chinese J. Polym. Sci. 

DOI: 10.1007/s10118-024-3145-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2600-1439523.html

上一篇:中山大学陈旭东教授团队研究论文:低松弛活化能的侧链型聚酰亚胺-铜络合材料用于高温电容器
下一篇:青岛科技大学李志波教授团队研究论文:有机碱催化苯基硅橡胶的合成与阻尼性能研究
收藏 IP: 180.173.217.*|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